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1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的性质B.迷信观念已经被基本扫除
C.完成了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2023-09-07更新 | 400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66次组卷 | 13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族观在中国的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观念上,四夷和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所谓“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即是以文化为华夷分别之明证,这里所谓文化,具体言之,则只是一种“生活习惯和政治方式”。

——摘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摘自孙中山《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进程证明了,我们过去在解决民族问题的过程中物质力量的运用是占主导地位的。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族工作回到了正确轨道,从1992年开始,我党民族工作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上。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把思想观念建设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体现了我党对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关心越来越全面,另一方面也标志者我党的民族工作理论日臻成熟和完善。

——摘编自王延中、周辉《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民族观的基本内容。
(2)概括材料二中民族观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侧重点的变化,并分析该民族政策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德国乡士文学早在18世纪出现,100年后空前繁荣,涌现出耶雷米亚斯•高特赫尔等一批著名的乡村故事作家和《雪绒花王》《寂静森林》等广受欢迎的 “农民小说”,推崇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民“原初生活形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本思想源远流长B.知识分子反思现代文明
C.专制主义根深蒂固D.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2023-03-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选班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仁”B.“非攻”C.“道”D.“无为”
2023-03-06更新 | 4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源)清则流清,原(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材料二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材料三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材料四   治大国,若烹小鲜。


(1)分析指出以上四则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并概括出他们的治国主张。
(2)战国时期,秦国推崇哪一家的学说?据史料及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文化运动引入科学的概念,就是要改变劳动方式、方法,发挥劳动者的潜力;引入民主的概念,就是要使劳动者意识到作为人应该享有“人的权利”,有占有自己劳动所得的权利。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以解放中国劳苦大众为宗旨B.重视提升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C.全盘否定传统儒家思想文化D.始终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2023-02-09更新 | 370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匈奴南侵,县制普及B.中央集权,民族交融
C.小农破产,经济衰退D.百家争鸣,文化繁荣
9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各学派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B.荀子主张隆礼重法C.邹衍提出道法自然D.墨子提出相生相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8年至1930年,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三篇文章,阐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从现在起,开始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但是城乡必须兼顾,绝不可丢掉乡村。促成毛泽东有关论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A.希图消除贫富分化城乡差距B.借鉴苏联工业化的建设经验
C.即将开始工作重心伟大转移D.着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