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
C.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

2 . 不同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同主张,推动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以下关于儒家思想家与其主张匹配正确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③致良知,知行合一点

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A.黄宗羲、王阳明、董仲舒、孔子B.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孔子
C.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孟子D.黄宗羲、董仲舒、王阳明、孟子
3 . “周公辅成王”是著名的历史典故。山东嘉祥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很多呈现周公为成王行冠礼继王位,大臣们跪伏于地或俯身恭立,以彰显成王尊严(如图所示)。这反映出,汉代(     
A.崇尚周代礼乐制度B.山东仍实行分封制度
C.君臣伦理观念强化D.专制君主的权威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元代杂剧多采用“曲白相生的表演形式,即以唱曲抒情、宾白(说话)叙事,交代故事情节。据此可知,曲白相生”(     
A.迎合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B.标志了杂剧表演走向成熟
C.有助于塑造舞台艺术形象D.明确了杂剧表演角色分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喊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这一主张体现了(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2022-10-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郭嵩焘、郑观应以中国传统的本末观分析西学,认为西学内部有本末、体用之分,“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其体在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其用在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这说明他们(     
A.提倡侧重学习西方器物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对西学有着深入的认识D.摒弃了“华夷之辩”思想
2022-08-17更新 | 1573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四张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D.经济建设;初级阶段;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8 . 董仲舒《天人三策》:“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材料体现其主张有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人性本善D.兼爱非攻
10 . 东周时期“游说之风盛行,论辩之士雄起,讲演之学开辟”,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百家争鸣时代。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③使儒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