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2023-12-02更新 | 147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李贽在文学创作上提出“童心说”,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把传奇、院本、杂剧、《西厢曲》《水浒传》列为“古今至文”。这一主张( )
A.开创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新局面B.推动市民阶层登上了政治局面
C.否定唐宋以来的古文复兴运动D.反映了社会结构发生深层变化
3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
4 . 在18世纪英国的一些法案文件中,工厂一词为“mill",原意之一是指水车场。19世纪开始工厂一词逐渐变为“factory”。这一变化源于
A.工厂规模的扩大B.大机器生产的普及
C.工业革命的开始D.蒸汽机的逐渐使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下列表述中符合这里“科学”一词含义的是
A.翻译西方书籍,仿制西方战舰
B.创办民用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宣传启蒙思想,倡导政体改革
D.弘扬民主科学,摆脱传统文化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