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1 道试题
1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下列变法举措,按开始实施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②“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③“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④“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A.②④①③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美德三国能源转型关键时间节点

国家煤炭系统石油系统天然气系统
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开始时间完成时间
英国1560年之前1619年
(49.1%)
19261971年
(48.5%)
1970未完成
1973年(11.1%)
美国1850年前1885年
(50%)
1910年前1950年
(38.4%)
1925年未完成
1973年(30.1%)
德国1815年1853年
(49.6%)
1954年1972年
(46.1%)
1971年未完成
1973年(8.7%)
(注:括号内数字为特定时间点相关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

——摘编自裴广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能源转型的历程考察》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1978~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量由5.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4.6亿标准煤,增长了4.3倍。据统计,2005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22.2亿吨,占整个一次能源消费的68.7%,而石油天然气仅占24%。近几年,我国对石油需求的年增长速度为16%,而石油开采的年增长速度却只有2%,石油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6962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63亿吨。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的82%将依赖进口。

——摘编自刁秀华《中国能源安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英、美、德三国能源转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西方国家能源转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进行了军制改革。1872年颁布征兵诏书和1873年颁布征兵令,从民众中征兵,建立资产阶级军队。在建立新式军队的同时,解散了在维新初期由诸藩军队改编的旧式军队。但是,实行征兵制也包含了不平等的因素,官吏、专门学校的学生可以免除兵役,而且富人只要缴纳270元者,亦可以免除兵役。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1878年颁布的“军人训诫”要求军人把天皇当做神来崇拜,并且以提倡“忠君”、绝对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军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军制改革的影响。
2023-03-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校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撒切尔夫人1979年当选为英国历史上首任女首相。在此之前,英国长期经济低迷、缓慢增长,福利国家的弊病已经暴露无遗,“英国病”达到了积重难返的处境。在社会养老领域,撒切尔夫人着力用“选择型”代替“普遍型”,大力削减财政开支,并推行个人主义福利观,强调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因此,提高了基本养老享受资格的门槛,同时还降低了发放标准。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中,强调国家基本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低限额的生活费用,对于不足50岁的男性和45岁以下的女性降低发放标准,总额仅相当于在职平均水平的20%。1988年政府对养老金进一步改革,强制所有企业推行职业养老金,并推行个人养老金。但是撒切尔夫人在改革中完全忽视社会福利本身公正正义的天性,改革深刻触动英国底层人民的利益,中产阶级也急剧减少,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这也间接导致其执政生涯的结束。

——摘编自童素娟《撒切尔“去福利化”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夫人社会养老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撒切尔夫人社会养老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明治政府在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后,随即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初步确立日本近代土地私有制度。随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以及“殖产兴业”政策的推行,封建贡租制已无法满足形势需要,加之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促使政府决心改革地税。18737月,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法,其要点是:废除封建实物地租,核定地价,按地价统一缴纳现金;纳税者由过去土地的实际耕种者改为土地所有者,根据“一地一主”原则缴税,无法完纳者,村集体不再负“连带责任”。1881年,全国范围内的地税改革基本结束,日本建立起稳定统一的近代税收体制。但改革维护寄生地主利益,未承认佃农权利,佃农在农村只靠农业无法生活,有的便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劳动者。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地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地税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2年,陈云在阐述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时说:“这就像鸟一样,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是只能让它在合适的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笼子大小要适当,但是总要有个笼子。”他旨在(     
A.肯定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效B.强调搞活经济与国家计划的关系
C.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D.赞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说:“清初几位大师,实即残明遗老,黄梨洲、顾炎武、朱舜水、王船山之流,他们很多话,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象(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这反映出,当时(     
A.反对君主政体成为共识B.变法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C.侧重动员民众参与变法D.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题
8 .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9 . 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变北宋“积贫”的现象。上述材料描述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哪项措施(       
A.青苗法B.募役法C.将兵法D.保甲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明治维新之于日本“有如英国革命之于英国,法国革命之于法国”,而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王政复古”后的日本“获得了一个愿意并能够实施改革的领导集团”。在此,该学者强调(     
A.明治维新的革命色彩B.西学东渐的主要价值
C.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D.传统体制的土崩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