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日本实行普及教育时,深感教师缺乏。1886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师范教育令》,确立了两级师范体制。寻常师范学校由地方设立,培养公立小学的教师和校长;高等师范学校是中等教育,由国家设立。为了解决中等学校教师的不足,除在师范学校内设立中等师范科外,还采取各科短期训练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提高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明治维新后大约经过30年时间,到18963月,国会终于通过了《小学教员年功加薪国库补助法》。这一法令规定,凡是达到5年教龄的小学教师,本薪一律加15%,以后每增加5年加薪10%,但最多加到35%。在这一时期,政府明确规定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一般官吏同”,还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把中等学校、师范学校以上的教师的任免权,上交中央政府,由文部大臣检定。

——摘编自贺小飞《浅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治政府师范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师范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3-04-1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重大决策。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以省为单位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税费改革在全国推开。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黑龙江、吉林两省随后进入试点,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两减免”是指免除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三补贴”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进行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由此转向逐步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2005年,全国28个省份免征农业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两千多年的农民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到此结束。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台院侍御史以弹奏为基本职责,重点在纠弹职位较高的官员。察院监察御史在御史台中品秩虽低,但职务繁杂,百司畏惧,其“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此外还掌祭祀、监南选、监司射、监决狱、分察尚书省六部等。贞观年间,全国被划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分巡州县,监察御史以六条巡按州县,分巡时威仪显赫,“州县祗请相望,道路牧宰祗候,僮仆不若”。《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同时,唐太宗也对清廉官员和清正之举大加褒奖弘扬。

——摘编自吴毅《唐朝贞观年间防治贪腐的政策举措释析》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吏治改革的历史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44次组卷 | 35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权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南朝宋高祖刘裕在掌握朝政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选出的官吏多是无才无识之辈。刘裕掌权后,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他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士族或皇族出身的贪官污吏。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他下令严禁地方官吏滥征租税、徭役,规定租税、徭役,都以现存户口为准。他还敦崇学艺,修建庠序(地方学校),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刘裕死后,其子刘义隆继续实行他的政策。由于刘裕父子的改革,宋初的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刘义隆在位的30年左右用元嘉做年号,因而历史上称之为“元嘉之治”。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裕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裕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2022-06-09更新 | 12853次组卷 | 97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后,由于运河受战争破坏,关中地区发生粮荒。刘晏发展了开元时期的分段运输法,实行“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并在各河段之间设仓转储。刘晏还注意运河沿岸的水源保护和运河的流浚以使河槽不涸。又设厂制造专用船只,改进船纤材料,专门设计了“上门填阙船”,应对水流湍急的河段。为了组织一支高水平的运输船队,他以盐税雇船工,专司行船,减少了沿岸的力役证发,并分段由军队押送。至此,“岁转粟百十万石,无升斗溺者”,基本上缓解了关中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形。

——摘自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刘晏改进漕运的具体措施。
(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指出刘晏改进漕运法的影响。
2022-05-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实战演练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有人对此前国民政府颁布的新盐法是否适合于非常时期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鉴于国难日重,且各国经济政策亦多由自由趋向统制,故对新盐法的施行,“尚应妥慎研究,不宜轻于尝试”。他们极力宣扬专卖制度的优点,认为其不仅具有突出的财政收入职能,而且具有优良的经济及社会政策功能。嗣后财政部对于盐政改革问题,转而倾向于实行专卖政策。1942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盐业专卖制度使国民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作为经济统制的一部分,盐业专卖制度不仅有利于维持战时盐业生产,而且对调剂供销、控制盐价、防止垄断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夏国祥《近代中国盐政改革思想初探》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的意义。
2021-11-0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扇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造成北魏时期洛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孝文帝改革的推动B.民族交融的发展
C.均田令的推动D.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