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多数土地集中在豪强手中,农民因贫苦而逃亡,甚至起义。此外,因为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库亏空,财政紧缩。面对这样的危局,公元1581年,首辅张居正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以挽救明朝的统治。

材料二   雍正帝即位后,实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总体上延续了一条鞭法的做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称为“地丁银”。这一做法取消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较为彻底地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赋役合并和纳税方式的转变。理论上,无地者无需纳税,多地者多纳税,将以前贫者所需缴纳的部分赋税转嫁给了富豪权贵。其实施后,全国人口总数快速上涨.税源也得以稳定。但摊丁入亩本质上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真正改善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各种赋税一律被摊入田赋,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减轻,甚至有所增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沈露璐《两税法研究——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中期实施一条鞭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较于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进步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实施的共同影响。
2022-12-1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调研第二次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新法”中的(     
A.重农抑商B.废除特权C.奖励耕战D.厉行法治
3 . 俄国学者索洛维约夫说:“如果(1861年)改革大业不是在专制皇权的主导下开始的,那么反对派的实力将会强大得多,并会将改革完全倾覆。”由此可见,俄国1861年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是
A.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D.资本主义的发展
4 . 俄国诺夫哥罗德省的一份统计材料显示,1861-1870年间发放给外出做工农民的长期护照是5.92万份,1891-1900年间增加到184.5万份。19世纪末,俄国雇佣工人超过900万人,这项统计表明
A.农奴制阻碍着社会进步B.社会矛盾有效缓解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天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98--404年)初,朝廷规定:京邑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又躬耕籍田,率先百姓。这说明北魏时期
A.农业生产受到重视B.农业获得迅速发展
C.社会经济持续繁荣D.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牛革(皮)作为一种重要的军需物资和生产资料,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兵兴以来,禁民私买卖牛皮,悉令输官受直;(后)唐明宗之世,有司止偿以盐。晋(五代中的后晋)天福中,并盐不给。这一改变被后汉、后周乃至宋代所延续,自此以后,民户向国家缴纳牛革便逐渐成为一种沉重的赋税负担。与牛革悉令输官的基本政策相配合,各政权对违犯禁令、私自使用或买卖牛革之人,都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其中后汉时期尤甚,史称犯私牛皮一寸抵死。后周初年,政府鼓励揭发犯牛革法的人和事,并给予举报人以丰厚的赏钱。宋朝初年,政府设皮角场库,掌受天下骨、革、筋、角、脂、硝,给造军器鞍、辔、毡、毯,又有椿水.牛皮筋库,别置监官,并坚持了寓牛革之征于田亩的基本原则,开始允许民间使用及买卖牛革、减少牛革贩运限制。虽然要求其牛、马、驴、骡皮筋……即不得将入他【化】外敌境,但在官方的诏令中却省去了如此内容。

——摘编自游彪等《论五代及宋初的牛革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五代及宋初牛革政策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初政府实施牛革政策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C.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2020-08-07更新 | 13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卫辉一中高一4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包括(  )
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9 .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
10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2019-01-30更新 | 10669次组卷 | 18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