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商鞅推行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B.什伍连坐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
3 . 1864年,俄国颁布《司法条例》,宣布帝国所有臣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法官独立于政府且终身任职;确立公开与独立的诉讼程序,实行陪审员制和律师制。这表明俄国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由此开始B.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平稳运行
C.近代司法制度初步建立起来D.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2019-01-30更新 | 1596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鞅在变法法令中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以国家法令的形式把小家庭制固定化,主要是为了
A.顺应时代发展潮流B.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
C.稳定农村社会秩序D.显示政府的变法决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