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明治初年,“欧美文明冲击着日本休眠状态中的风俗,滔滔而来”,“世道之变,令人又惊又喜”,“学制发布,火车飞驰,不用‘飞脚’也能收到书信”,“‘旧弊’成了最使人难堪的骂人话”。据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A.极力抵制欧美文明的冲击B.社会保守观念已基本消除
C.积极推行“文明开化”政策D.殖产兴业取得显著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维新志士,主张变革政治,宣传维新思想,抨击封建思想文化。这一事件史称(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清末“新政”D.民国宪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534年后,为了重振天主教会,耶稣会会员修建教堂、创建学校,深入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上层社会中进行活动。据此可知,耶稣会
A.否定王权高于教权的思想B.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C.积极应对宗教改革的冲击D.维护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性
4 .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变法运动时认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运动;它以“理财”为中心,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良;而它的“三不足”精神更是激励了千千万万的改革者投身改革的洪流中。由此可知,该变法运动为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政权将本国置于夏、殷、周、两汉、魏晋之后的历史系列中探讨史体的发展与继承问题,认为“光宅中土”的本国之国史,应采用汉代创立的纪传体。这一做法
A.说明北魏政权实为汉族政权B.反映出北魏已经统一了全国
C.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D.是当时民族交融的典型例证
6 .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颁布了系列改革法令,如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并亲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禁止人们说鲜卑语等。上述举措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①改变了鲜卑族旧有风俗习惯   ②缓解了民族矛盾巩固了统治
③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④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封疆”是指各级贵族所占有的井田界限,用土堆、沟渠、树木等连接而成;“阡陌”是井田中间的纵横道路。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这一举措表明秦国
A.废除了旧土地所有制B.强化了专制主义皇权
C.控制了民众思想意识D.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382年,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余,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材料摘编自各类典籍


(1)根据材料,指出吴起变法的主要原因和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1-11-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克里米亚战争直接导致了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A.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B.导致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暴露出俄国农奴制的深刻危机D.导致国内革命运动高涨
10 . 19世纪70年代,日本创办了国立银行,建立工业试验所,普及工业教育;80年代,政府又对三菱、三井等大型私人企业发放巨额的公司补助金。以上措施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限制了私人资本的扩张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D.加强了武士集团的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