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资治通鉴》记载,北魏孝文帝曾提到“我以平城无漕运之路,京邑民贫。今迁都洛阳,欲通四方之运"。这反映出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
A.洛阳交通便利B.中原文化繁荣
C.北方气候寒冷D.江南经济发达
2021-01-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在秦孝公在位期间主持了变法。其变法内容之一是“废井田,开阡陌”。时值孝公十二年,秦迁都于咸阳之际,曾将城市和农村进行重新划分,变成了四十一县(也有史料记载为三十一县),并垦荒田开阡陌。在百姓中实行什伍连坐,五家编为一伍,十家编为一什,什伍之内互相纠察告发。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商鞅大力推动变法使他树敌无数。秦孝公死后,商鞅就立刻被抓入狱,最终死于车裂之刑。

——摘编自【日】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商春秋战国》

材料二 在春秋战国这个漫长的分裂时期之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了六国,将中国带入了一个大一统时代。……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秦王朝又以原来秦国之制为主要标准,尽可能地对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制度进行整齐划一的工作。

——摘编自张荫麟、吕思勉《秦汉历史的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变法对商鞅本人和秦国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指出“守”“尉”“监御史”所仿效的中央政府的具体官职,举例说明秦王朝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的整齐划一的工作,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措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学家何顺果《世界史》记载:“日本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可分三个不同阶段:(1)蛮学时期(2)兰学时期(3)洋学时期”,其中“洋学时期”是指
A.早期传入日本的中华儒家文化B.美国叩关后,英、美、法为主的西方文化
C.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天主教文化D.18世纪荷兰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
4 . 《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规定
A.为了制定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B.改善了秦国不良的社会风俗
C.限制了奴隶主旧贵族的特权D.得到了守旧势力的一致认可
5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
A.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
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
2020-12-19更新 | 601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皇三年(583年)十二月,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以天下州郡过多,请罢郡。其表日:“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魏及晋,邦邑屡改。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县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万数,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今存要去闲,并少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觉得切中时弊,操作性亦比较强,遂下令罢天下郡政府。《通典·州郡一》中记载,隋文帝快刀斩乱麻,一下子撤销了全国所有的郡级政府的建制,从而把过去的州、郡、县三级政府的体系,改成了州、县两级政府的格局。此时,全国共有1255个县。

——宋亚平《隋代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代地方行政体系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代地方行政体系改革对封建统治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秦国的商鞅变法导致富国强兵B.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C.北魏迁都洛阳促进经济发展D.北宋王安石变法解决冗兵问题
8 .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秦国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下列属于“秦国新法”内容的是
A.土地私有B.建立郡县制C.说汉话D.施行“尊王攘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43年,郑国执政子产着手进行改革。他开展水利建设,在田地四周开沟挖渠,一方面有利于灌溉排水,一方面也明确了土地边界。子产改革实施后第一年,人民怨言很大。百姓在乡校里聚会,也对政府议论纷纷。有人建议子产毁掉乡校,子产不同意,他认为人们在乡校议论执政的好坏,有利于执政者改正错误。公元前538年,子产觉得进一步改革时机成熟,于是实施“作丘赋”改革,也就是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收税。公元前536年,子产将刑法铸在鼎上予以公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记载颁布成文法律,这样一来,国家定刑量罪有了公开的、统一的标准,也减少了卿大夫操权弄法的机会。子产冒着诸多批评甚至威胁,仍然坚持改革。几年后,郑国国力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人民于是又传唱:“我有子弟,子产帮我教诲他们,我有田地,子产使其增产增收。万一子产死了,谁能够接替他呢?”

——摘编自王化平《子产改革新论》


(1)根据材料,概括子产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改革的积极作用。
10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齐国)一女必有一针-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古代一种大锄)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二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历史学家)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2)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内容春秋及以前战国
治理国家分权治理
官员产生贵族世袭
地方管理分封诸侯③设置郡县

材料三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   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提出为政以德;

孟子:提出“仁政”道德标准;提出“舍生职义”的思想;

庄子: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本性;

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倡导变法革新的思想。


(3)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证。请举一位同孟子同时代的同一流派的思想家,并说出其主要思想。
学派观点史实
示例:道家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2020-12-0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金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