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所处的时代,北宋王朝危机四显,“天下财力日以因穷,而风俗日以败坏。”在这种情况下,范仲淹挺身而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力主改革吏治,以救时弊,提出“明融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翠思信,重命令”等十项措施主张,受仁宗赏识,推行新政,即庆历新政。后因官僚黄族激烈反对而失败。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至邓州,同样贬职的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庭晚秋图》。范仲淹在邓州的花州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文,文中表现出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逾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体。

——摘编自刘延禄等著《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身上闪烁着哪些宝贵的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解“天下之忧”的措施。
2020-12-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历史试题
2 . 2018年,日本发行了一套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邮票,包括《东京汐留铁路馆蒸汽汽车等候图》《横滨邮局开业图》《欧洲管弦乐合奏图》等。推动以上景象出现的是
①殖产兴业政策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文明开化政策   ④四民平等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5-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世宗柴荣(921-959)后周第二代皇帝。954年,柴荣即位,广泛收罗人才,继续推行改革。政治上。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经济上,鼓励选户回乡定居,减免各种无名科敛,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编制《均田图》,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动员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漕……禁私度僧尼;收购民间佛像铜器铸钱.缓解了唐末以来长期缺钱的局面。军事上,整肃军纪,处决了与北汉作战时临阵溃逃并劫掠辎重、扬言周军已败的禁军大将樊爱能、何徽,以及中级将校70余人。班师后.检阅禁军,裁汰老弱,选募壮勇,组成了精锐的中央禁军。周世宗还修订刑律,修订历法,考正雅乐,广搜遗书,雕印古籍。955年,世宗采用王朴提出的“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致力于统一全国的大业,先出兵后蜀,收回4州。次年伐南唐,经三年苦战,收回淮南、江北1460余县。六年征辽,收回燕云十六州中的3州,五月间,在乘胜进取幽州时,突患重病,被迫班师,六月卒,年39岁。……欧阳修评价说:“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因果,论议伟然。”

——摘编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周世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世宗改革的意义。
2021-05-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常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市场调节手段。王安石变法后重点改革“常平制度”,力求“新法之中,兼存旧法”(见如图).据此可知王安石的“常平制”改革
A.导致冗官问题B.强调金融管控
C.涉及业务多元D.侧重军事领域
2021-05-14更新 | 36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下面《商鞅舌战群儒图》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商鞅舌战群儒图
A.改革必须首先从权贵中推行B.改革者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C.改革者应制定高明可行的方案D.改革者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
6 . 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材料三   《史记·商君列传》中的一段材料:……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材料四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司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他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他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涉及到土地政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说明梭伦是怎样使“他”重获自由的?这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结合材料说明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梭伦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
2020-11-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图1、图2为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图片,由此可知

图1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浮雕北魏《皇帝礼佛图》 图2 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军人着绔褶”画像砖
A.北魏汉化改革彻底B.华夏认同观进一步发展
C.胡服更具有实用性D.民族交融助推服饰变迁
2021-04-20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8 . “我祖宗以来,罢诸侯权,聚兵京师,衣粮赏赐丰足,经八十年矣。虽已困生灵、虚府库,而难于改作者,所以重京师也。今西北强梗,边备未足,京师卫兵多远戍,或有仓卒,辇毂无备,此大可忧也。远戍者防边陲之患,或缓急抽还,则外御不严,戎狄进奔,便可直趋关辅。新招者聚市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散为群盗。今生民已困。无可诛求,或连年凶饥,将何以济!赡军之策,可不预图?若因循过时,臣恐急难之际,宗社可忧。臣请……,先于畿内并近辅州府召募强壮之人,充京畿卫士。得五万人以助正兵,足为强盛。使三时务农,大省给赡之费:一时教战,自可防虞外患。”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1043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范仲淹整顿军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范仲淹整顿军备的具体措施。
2020-08-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有同学整理19世纪大事年表,做出如下时序图。观察下图,空白处应填写的事件是

A.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B.法国《民法典》颁布
C.拿破仑开始建立军事独裁D.俄国废除农奴制
2021-04-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 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 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美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 年的730 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 年的4680 万卢布。到90 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 倍以上。

—— 摘编自(苏)     BT. 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这名知识分子对农奴制的评价,对此你有啥看法?
2021-04-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