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打击奴隶主贵族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C.取得争霸战争中的优势D.维护封建地主经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大实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帝下谕旨取消各衙门堂官对司员士民上书的审查权后,短时间内上书次数猛增至三百多人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了解公文程式,开出了长长的救时方,建策往往同时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社会、财政等等诸多方面。然而,正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戊戌变法有了更大的展开面,波及更多人的内心。方案种种,对策多多,却没有一条清晰的改革思路,对彼得、明治的模仿也只能是外貌,而不详其真精神。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材料二 法之为用,其先后缓急,当视其所遇之时。时安则局缓,时危则局急。而中外风气,号为讲求时务者,皆务搜求新异之说,以为迎合上意之具。臣愿我皇上于广开言路之下,必持一安危缓急之定见,必以求实为先,勿为好奇所动。愚臣之意,究以练兵造械为至急之图。环顾诸臣,其老成者既苦于素无学术,其新进者又苦于未经历练。故于奏对之次,颇怀有君无臣之忧。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的主要举措并分析其意义。材料一、二对这一举措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有何共同看法?
(2)材料二中关于变法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关于政治改革的借鉴价值。
3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4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旧染污俗’代表了历史沉积中的丑陋一面……而革新政治又是与风气的改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体现了这一点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明治维新
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贾谊《新书•时变》评价商鞅曰:“秦人有子,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其慈子嗜利而轻简父母也,念罪非有伦理也,其不同禽兽勤焉耳。”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鞅此政策有利于促进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贾谊是站在儒家伦理道德角度对商鞅进行评价
③从具体措施角度对商鞅评价,基本符合史实
④作者认为商鞅变法败坏社会伦理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梭伦把他指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并为他的立法做了百年不许改变的规定。”该事件(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B.适应了民主制发展的要求
C.确立了城邦的民主政治制度D.构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