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神宗认为:“天下自五代分裂,多置郡县,以固疆圉。由是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因而进行了州县省废的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发生在王安石当政期间,先后持续十几年,一批州县被合并裁撤,但也有一些州县得以复建和新建,实际废州27个、复建5个,废县144个、复建和新建28个。王安石指出:“东南州县,大抵患在户口众而官少,不足以治之……而河北所置州县太多”。河北东西两路是罢废州县的重点,其中废州1个,废县38个,复建5个,实废33个,占全国实际废县数的28%。东南地区如两淮、两浙、福建等7路,废州4个,废县3个,不及河北之零头,却又新置4个。州县并废新建的主要依据是户口,但以神宗元丰初年州县并废后的数据为例,河北路有2134929户,却有33106县,平均每县11650户;两浙地区有1778963户,才有1479县,平均每县22518户。

——摘编自马玉臣《试论宋神宗时期的州县省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特点。
3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 2010 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出口商品总额

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15777.5100.0

初级产品

91.150.3158.925.6254.610.2817.25.2

工业制成品

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1.26.237.36.0121.04.9875.95.6

按原料分类制成品

40.022.1125.820.3425.517.12491.515.8

机械及运输设备

8.44.755.99.0826.033.17803.349.5

杂项制品

28.415.7126.920.4862.834.63776.823.9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2.11.2116.318.72.20.114.70.1

机电产品*

13.97.7110.917.91053.142.39334.359.2

高新技术产品*

370.414.94924.131.2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叠商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个方面发表看法,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A.俄国农奴制的优越性B.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俄国实现了近代化D.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发展
2021-05-22更新 | 652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镇压太平天国和经办洋务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款项由地方自行支配,而未向朝廷“奏销”。朝廷虽多次谕令各省奏报,但收效甚微。1906 年,传统的户部和1903年新设的财政处被合并为度支部。1909年初,朝廷颁布《度支部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作为中央与地方专门负责清理财政的管理机构,并由度支部向各省派出监理官,以加强督促管理。此后,各省先后编辑、完成了《财政说明书》,详细统计了各省收入的田赋、漕粮、盐课、关税等款项和支出的廉俸、军饷、教育、巡警等款项。各省财政经过爬梳整理,渐有眉目。1911年,清廷又依据《试办全国预算暂行章程》,编制出了各省和全国的预算。由于财政赤字大幅上升,朝廷在核定预算时,对地方支出大幅核减,督抚纷纷“致电反对”。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清理财政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清理财政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戊戌变法史》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内,先后发布的诏令谕旨就有184条之多,涉及到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变革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之间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材料表明
A.变法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B.维新变法准备不足没有远见
C.光绪帝和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脱离国情无法实践
7 . 俄国诺夫哥罗德省的一份统计材料显示,1861-1870年间发放给外出做工农民的长期护照是5.92万份,1891-1900年间增加到184.5万份。19世纪末,俄国雇佣工人超过900万人,这项统计表明
A.农奴制阻碍着社会进步B.社会矛盾有效缓解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8 . 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反映社会大历史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从1958年始每天不落的记账,20多本家庭账册以平民角度记录下国家历史的巨变。下表数据是从贺星允老人20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

时间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一根大饼油条价格
1958年971.2元798.26元4分钱
1979年1568.3元1003.97元2角5分
2000年30595.12元13705.18元5角
2008年65872.45元39564.72元3元
2018年112358.68元78546.23元6元

——摘编自2018年12月28日《扬子晚报》


根据材料找出相互关联的数据自拟题目进行历史解读。(要求:材料数据之间有关联,自拟题目与选取的数据合适,历史解读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9 . 观察分析俄国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1913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俄国是以农奴制为主的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
B.1913~1921年的数据,“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苏俄经济濒于崩溃
C.1921年的粮食产量数据,苏俄政权对国家经济政策实施调整的关键点
D.1921~1925年的数据,实行粮食税并允许自由贸易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国古代主要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测定方向。1668年,康熙命钦天监官员与传教士南怀仁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结果钦天监官员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震怒,“复用西洋历法”。1705年,教廷派遣特使多罗来华,多罗宣布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引起清廷与教廷严重冲突。1712年,纪理安等传教士不愿在中国使用欧洲新天文表,康熙对欧洲传教士失去信任。康熙认为,应师洋人之“技艺”,为我所用,只有编撰历算著作,才能达到摆脱洋人垄断之目的。1713年,康熙下旨设立蒙养斋算学馆,亲自主持编撰《律历渊源》,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42卷,以前朝《崇祯历书》为基础,部分引用了传教士所传天文数据。有学者认为:“《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

——据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历法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