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2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规定,贵族无军功者要降低待遇,平民可因军功拜爵,并因而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隶。该规定(     
A.打击了封建的地主阶级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C.革除了落后的社会风俗D.废除了旧的土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3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7次组卷 | 95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商鞅在变法中曾颁布一项奖励耕织的法令,“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体现了商鞅变法哪项内容(     
A.废除井田B.奖励军功C.重视商业D.重农抑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1年俄国颁布《农民改革法令》规定农奴通过赎买才能得到份地,份地“不归农民所有,而是永久使用”,未经村社允许农奴仍旧不得离开村庄。据此可知农奴制改革(       
A.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农奴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D.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魏书·高祖孝文帝纪》中有关诏令的记载,它反映出北魏时期(     
A.自然灾害频繁B.吏治腐败扰民C.全面推行汉化D.政府重视农耕
2023-03-1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说:“清初几位大师,实即残明遗老,黄梨洲、顾炎武、朱舜水、王船山之流,他们很多话,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象(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这反映出,当时(     
A.反对君主政体成为共识B.变法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C.侧重动员民众参与变法D.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反映出商鞅主张(     
A.隆礼重法B.是古非今C.兼爱非攻D.变法革新
2023-01-29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竞赛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以下材料是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看法。由此得出(     
人物评价
司马光“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
钱穆“王安石新政,一面忽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对外开疆用武,对内加意聚敛”
A.评价历史要客观公正,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为准确可信
C.由于时代及政治立场不同,历史真相也不同
D.后人掌握资料丰富,评价较全面结论更可靠
2023-01-1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反映了1992-2010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情况。这反映了我国(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B.对外贸易与改革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C.已平缓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D.逐渐主导了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
2023-01-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