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三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魏书·李冲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的改革在政治方面的共同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出了一整套培养公职人员的办法,努力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首先,他针对学校教育空疏腐败的现实,提出以“尚实用”为原则来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则包括德性的养成及处理具体政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显然是培养政治精英或国家治理者。王安石建议,在进士考试中,取消诗赋、贴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在人才的任用上,他再次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传统观点,认为应以个人德才的高低为依据,在社会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公共治理功能。他积极推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以遏制腐败。他还提出利用礼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保障。两者结合既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托古改制”,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礼、 乐、刑、政的使用保证国家治理结构有序运行的创新尝试。

——摘编自宋丙涛、张庭《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
4 .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甲B.乙C.丙D.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59次组卷 | 13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兴建学校,讲求三代(夏、商、周)教育选举之法。同时,置经义局,主持修撰《三经新义》颁行于学校,作为科举经义的标准和学校的教材。王安石的这些做法旨在
A.确立八股取士的科举选拔标准B.为变法提供人才支撑
C.营造经世致用的社会文化氛围D.瓦解守旧势力的阵营
2021-03-05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朝廷的支持下,王安石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经济改革,其中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实施的“方田法”进一步完善了户帖制度的登记内容,其具体实施机制为: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县委令、位分地计量,随彼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垆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至明年(1073年)三月毕,揭以示民,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峰,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

——摘编自刘云、刁培俊《宋代户帖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方田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方田法”改革达到的效果。
2021-02-05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2年,清政府派庆亲王之子载振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商务。载振回国后奏请设立商部。19039月,清政府发上谕设立商部衙门。商部的内部结构主要是四司一厅:保惠司、平均司、通艺司、会计司和司务厅。其中保惠司下设商务局、商务所、学堂,保护一切招商事宜,并主管专利文凭发放、翻译书报、聘请外籍工程师等事宜;平均司主要负责传统的农林牧等业;通艺司则管理工艺、机器制造、铁路、轮船、开矿等事宜,以工矿交通为主;会计司则负责税务银行、货币度衡量等事宜,和户部的职掌有交叉之处。商部曾打算将原有各省的商务局变成它的直属分支机构,但遭到地方督抚的抵制。商部设立后,制定了一系列新法规和规章章程。

——摘编自凌远洪《清末新政的经济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设立商部的历史影响。
9 . 日本明治维新与美国内战对本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C.统一了国内市场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2021-01-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下列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无关的是(     
A.苏丹马赫迪起义B.英俄克里米亚战争
C.美国葛底斯堡战役D.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
2021-01-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