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我国长达几十年的户籍制度改革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从1978年到1984年,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迁移的限制由严格控制开始转向适度放松。以198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为标志,严格的户籍政策开始出现松动。二是从1985年到1999年,户籍制度改革进入暂住证时代。1985年,公安部出台《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实行暂住证制度。三是从2000年到2013年,以服务为导向的户籍制度改革全面铺开。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并予以农业人口的市民化政策财政支撑。四是从2014年至今,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居住证时代,改革向纵深扩展。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居住证暂行条例》,在全国开始逐步建立起了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新的突破和依托。

——摘编自李丹阳、汪勇《新中国70年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演变历程、逻辑与趋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并简析户籍改革的趋势。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2-06-0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海湾战争后,国际上掀起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变革的新军事革命的大潮,至20世纪以来进入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围绕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硬件”建设,一度被外界视为中国军力发展的最大亮点。经过25年努力,中国军队在装备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连美军一直标榜的“技术优势”也有所动摇。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相应的“软件升级”自然被提上日程。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正式成立。2016年元旦,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改革的目的是“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见的军兵种,体现出中国军队在“软件”上占据了制高点。

——摘编自袁野《中国军事改革展露全新维度》


(1)概括1991年以来中国军事改革的趋势。
(2)简析1991年以来中国军事改革的背景。
2022-05-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新高考广东压轴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期由于土地兼并、豪强瞒漏,大量徭役负担转嫁到户小力单的穷人之家,导致农民纷纷破产逸亡,朝廷控制的田亩、人丁日益短缩,财源枯竭,入不敷出。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对“天下田亩通行丈量”,结果查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多达三百万顷。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一步在经济政策和赋役制度方面深化改革,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计亩征银";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返)”,成效立见。

——摘编自曹大为《评张居正改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基础和税收制度构建的特殊性,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极小,且逐渐呈下降趋势,因而其财政功能和收入调节功能都极为有限。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特别是出于解决来华工作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财政部税务总局从1978年底开始研究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问题。根据“税负从低、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1980年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摘编自赵仁平《近现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背景和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原因和意义。
2022-04-2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官员建议不宜像这样“一元”“二元”表述纪年,而应以祥瑞为每一纪元命名。武帝遂陆续追改其纪元为“建元”、“元光”等。此外,西汉前期各诸侯王也和皇帝的纪年形式一样,以自己王国内诸侯王的在位年数来纪年,皇帝与诸侯间便颇有分庭抗礼之势。汉武帝用年号纪年后,历朝历代皇帝纪年都有年号而诸侯没有,年号从其诞生时起就成了皇帝神圣统治权威的突出象征。

——摘编自辛德勇《年号背后的玄机与深意》

材料二 清末,很多知识分子提出了革新纪年方式的主张。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六年”,改立孔子纪年亦成为其变法的一项重要主张。1903年,刘师培强调“黄帝纪年”对于汉民族保持“特立之性质”的重要作用。1903年,高梦旦提出中国应该使用西方通行的“耶稣纪年”,认为纪年仅仅只是符号,符号就应该使用简便而又通行之例,“耶稣纪年”正代表这一趋势。各种歧异的纪年主张,都借用了西方宗教的例证作为自己合理性的依据。如康有为认为:“大地各国,皆以教主纪年。”刘师培说:“吾观泰西各国,莫不用耶稣降世纪年。”1919年底,钱玄同认为中国当采用世界通用之公历纪年(即耶稣纪年),公历纪年和基督教是不相干的。此想法在当时得到很多人的认同。1949年,新中国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摘编自朱文哲《从“耶稣”到“公元”:近代中国纪年公理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采用年号纪年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其主要意图。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提出革新纪年方式的原因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近代以来耶稣(公元)纪年在中国最终确立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到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
A.雕刻艺术题材多样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2022-03-25更新 | 2267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初杂役由里长依据黄册所登户等,量户因事点差。然法久弊生,富户豪民用各种手段逃脱杂役,所有差役大部派给中户、下户充当,下户贫困难堪,纷纷逃亡。明英宗正统八年.江西按察金事夏时在江西创行均徭法,明孝宗时正式在全国推行。均徭法改革首先是把那些有定额、有定期的常役从杂役中独立出来.冠其名曰均徭,自此明代徭役正式区分为里甲正役、均徐、杂泛差役三类。均徭法要求"里甲除正役照黄册应当外,又别另编造均徭文册,查勘实在丁粮多寡,编排上中下户,量计杂泛重轻等事金定,挨次轮当"。均徭审编周期方面,"南北直隶及各省地方均徭,其审编之法,有一年一编者,有二年一编者,有三年一编者,皆因时地之不同,繁简之不一,轻重之不等,固难执一隅而议拟也"。正德年间又出现银差和力差之分,银差即徭役折银交纳,一般来说,力差多为重役,由上户承充,银差多为轻役,由下户支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银差日增,力差日减的趋势。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均徭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均徭法改革的影响。
2022-03-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三3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苏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1957年5月10日,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工业和建筑业改组的法令,决定撤销25个管理工业和建筑业的部,只保留与国防工业直接有关的航空工业部、造船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学工业部、中型机器制造部,相应地撤销了113个各加盟共和国的部。同时规定,全苏建立105个经济行政区。每个经济行政区设立一个国民经济委员会,所有原来各部所属企业一律下放给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改组法令实施后、地方和企业往往不考虑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和资源保障情况,力图建立闭关自守的独立经济体系,从而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分散的局面,导致基本建设战线越拉越长,严重降低了投资效果。此外,改组还破坏了统一的技术政策、使统一行业的科研和设计力量无法集中。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摘编自顾学宏《评赫鲁晓夫时期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苏联工业和建筑业改组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苏联工业和建筑业改组的影响。
2022-02-15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调研联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历代兵制》所记载:“故隋之兵威,视南北之国为尤强。是征伐四克,而成一统,皆府兵之政也。”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材料二   唐玄宗后期,府兵制遭到了严重破坏。唐初规定府兵三年一代,但随着唐朝中期之后边患增加,用兵不断,戍期延长,加上腐败日益严重,边将侵吞士兵财物,强迫士兵为自己服苦役,因此无人愿当府兵。天宝八年(749年),管理府兵的折冲府已经无兵可交。唐政府不得不停止征发府兵,改行募兵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时改行募兵制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所取得的效果是相当可观的。以熙宁八年兴修的木兰陂为例,该工程修成后,“溉南洋之田万余顷,岁输军储三万七千斛”,“自是南洋之田,天不能早,水不能涝”。南宋后期,人们还为主持修陂的李长者修庙祭祀,颂其功德。王安石变法还有客观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体现历史进步的一面。如募役法规定民户用交纳“助役钱”代替以往的职役,使农民再“无执役之苦”,同当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的历史趋势正相适应。农户皆须“出钱以助募人应役”,也使广大农户把更多的农副产品投放到商业市场上去,以换取钱币纳官。“募役法”贯彻到后来,连许多曾经激烈反对变法的人也认为它利多弊少。

——摘编自吴泰《熙宁、元丰新法散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田水利法实施所取得的效果。
(2)根据材料,简析募役法推行的历史进步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58年,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条例》规定农业税平均税率为常年产量的15.5%(60年代初国家大幅调减了农业税,此后基本稳定在此水平上)。同时,在征收农业税(正税)的同时,还允许地方征收一定的农业税地方附加。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0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农业税成为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

材料二   2004年,国家开始大幅度降低农业税税率,并选择吉林、黑龙江进行全部免除农业税的试点,农业税附加随正税同步降低或取消。一些地方还根据本地的财力状况,自主决定多降税率或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2005年,国家对592个扶贫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并进一步降低其他地区农业税税率。2006年,废止《农业税条例》,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至此,中国农民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而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也宣告终结。

——根据《中国人大网》等相关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税条例》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我国农业税收政策调整的趋势,并分析政策调整的原因。
2019-05-29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全国乙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