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国家的一切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任资格也不再是门第和财富……雅典宪法对公职人员的津贴作如下规定:公民出席民众会,或领取6个俄波尔;一次最高会议可领取9个俄波尔;陪审员领3个俄波尔;议事会议员领5个俄波尔;凡担任主席者另加膳食费1个俄波尔;九执政官每人领4个俄波尔。
——尹明明、鲁运庚《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公职津贴制》
材料二 主权在实质上属于法兰西人民;所有公职人员都是受人民委任的人员,人民选举他们,也能罢免他们……为了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宪法要求靠自己劳动生活的公民响应法律号召而在人民集会中担任公共职务时,对其所花费的时间应给予报酬。
——【法】罗伯斯庇尔《论代议制政府》(179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扩大民主政治的举措。材料中雅典宪法这一规定体现的理念与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相似?
(2)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材料二体现了卢梭的哪些主要思想?分析罗伯斯庇尔的上述主张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
2016-12-1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大连市五校高二下期尖子生竞赛文综历史试卷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1)请从人民和政府两个角度归纳材料所阐明的关于实现民主的途径。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世纪以来是如何实践“真正的民主”的。
2016-12-1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辽宁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历史试卷
3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保障社会统治的实施和人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人工机器。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学说,他把自然状态解说为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运用,势必使得自然状态成为一种“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的状态,这极其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于是霍布斯又提出,统治者(“元首”)不属于订契约的一方,因此其行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享有绝对权力,臣民对之则要绝对服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有任何反抗的表示。
——摘编自霍布斯的《利维坦》的第二部分《论国家》
材料二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与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办法,是同其它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洛克《政府论》(168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霍布斯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2)结合材料二,分析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学说有何修正和发展。为防止人民不“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洛克又提出了哪些政治原则。
4 . [近代社传授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产叫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孙中山曾明确表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一旦受压迫将无由抵抗,恐蹈俄国1905年国会之覆辙。国会且然,何有内阁?今革命之势力在各省,而专制之毒在中央,此进则彼退,其势力消长,即专制与共和之倚伏。”
材料四:孙中山说:“因为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约法,也未为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孙中山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态度及原因。
2011-10-27更新 | 7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辽宁省抚顺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近代民主思想家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二: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三: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四: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特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整理
材料五:不应实行英国式议会制。因为人民在选举议员时可自由投票,是主人;而在选出议员后,就又变成了奴隶。所以,应该实行直接民主制,由全国公民开全体大会,共同决策和立法,不须选举议员或代表。
——卢梭《社会契约论》整理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2)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
(3)材料三中孟德斯鸠认为尽管是“合理的政体”也可能会导致什么结果出现?并解释此“结果”的内涵。他为了防止此结果的出现提出了何种思想?
(4)据材料四,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5)材料五所表达的内容在当时是否切实可行?为什么?
2011-04-21更新 | 5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高二4月月考历史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图

材料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

第三章     参议院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总统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四十一条     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五章     法院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近代政治产生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这场关于.上帝的大辩论,撕开了宗教迷信用以骗人的层层面纱,上帝成了滑稽可笑的怪物,一切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理由成了胡搅蛮缠的诡辩,《圣经》、教会成了捏造、虚伪的代名词;宗教生活再不像过去那样富有魔力了,修道院的人数在逐日减少,牧师也不得不读《百科全书》。

——摘编自黄尊严《世界近代史学术争鸣录》

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指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五条法律仅有权禁止有害于社会的行为。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即不得受到妨碍,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编自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场关于上帝的大辩论”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确认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颁布的历史背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87日,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有工人、农民、革命军人、妇女、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新式农民、社会贤达、开明绅士及民主同盟盟员、少数民族、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团体代表共542人。董必武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大会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中划时代的一次会议,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重要文件。92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后于19491031日撤销。它不仅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华北区的统一和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任务,而且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摸索、积累了经验,为新中国民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了有力的尝试和奠基,成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摘编自翟会盘《华北人民政府的政权建设及其历史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北人民政府政权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北人民政府政权建设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全国人民大会审议通过。这部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应时代所需,既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权利保障的宣言书。

材料一   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就是被拿破仑称为一生荣耀的《民法典》,拿破仑武力所及之处,其法典必然随之。这部法典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在编纂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各种来源,于1804年3月颁布。法典内容丰富,包括总则、三编(35章),共2282条。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

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544条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而且规定原料的取得,商品的流通,工人的雇佣,都必须通过契约,买卖、交换,一切均可以自由经营。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包括关于个人的权利、亲属的权利和财产的权利。

第488条:“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

《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经过多次修订,至今仍在使用。

——百度百科《法国民法典》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于1912年3月颁布施行,共七章五十六条。其目的是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1914年5月由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容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容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摘编自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原则;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及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2020-09-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中得到了最大的促进。它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它建立了公立小学网,来教授法语和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也促进了报纸、小册子和期刊的出版;这些读物写得粗浅、通俗,因而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像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那样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应该注意到民族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的消极作用和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最主要内容是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实现社会进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近代推动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法民族主义的差异,并指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