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历史上行政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掌佐丞相举不法”。征和四年(前89年)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掌察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暴君、独裁者)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公元前442年,罗马共和国开始设立监察官制度,该职位最初由世袭贵族担任,后来逐渐向平民开放。公元前339年,《关于建立平民监察官的普布利利亚和菲罗尼法》对监察官做了明确的规定。监察官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选举每五年举行一次,任期十八个月,在权力方面次于执政官,具有崇高的威严,官员在卸任时要向监察官作履职报告。监察官的权力和职责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负责人口普查,即公民人口和财产登记:二是监督或指导公民道德;三是管理国有财产和公共工程;四是修改并确定元老的名单,根据法律,监察官有权把不合格的元老逐出元老院。

——摘编自贺五一《略论古罗马共和国的监察官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汉朝中央监察的主要措施。并指出其与秦朝监察制度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罗马监察制度的认识。
2019-01-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嘉靖皇帝曾20多年不上朝,但明人说他“虽深居渊穆而威柄不移”,“斋居数十年,图回天下于掌上,中外俨然如临”。这是由于
A.明朝社会秩序稳定
B.君权与相权矛盾缓和
C.选用得力大臣相助
D.内阁阁臣为皇帝服务

3 . 山东是我国经济和文化大省,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山东行政图

材料二   据文献记载:

①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

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山东大地出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

(3)材料一中哪两幅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指出两者共同的深远影响

(4)从图一至图三,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怎样的演进趋势?

2018-10-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商王世系图(局部),观察此图可知
A.嫡长子继承制初步确立
B.王位世袭制有一定发展
C.王位继承紊乱致政治混乱
D.商朝后期政治生态良好
2018-09-22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9届高三信息化试点班入学测试文科综合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周初,定都于镐;平息东方叛乱后,又在洛邑营建新邑东都,并迁九鼎于此,是谓“宅兹中国”。当时,营建东都和迁鼎意在
A.开发黄河流域
B.宣扬天命转移
C.消弭分封弊端
D.管辖辽阔疆域
2018-06-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在更替与演变中不断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观察下面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1)四幅地图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有何不同?各自的影响如何?

(3)图四和图二中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关系?分析图四中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影响。

2018-08-15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所示分别是《商朝形势图》《西周初期形势图》《秦朝疆域图》,这反映了
A.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转型
B.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C.华夏为主体的汉民族形成
D.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转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疆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下面为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与西周相比,秦朝加强对地方管辖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分析该措施的特征。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10 . 清朝数次进行撰修全国性地图、地志的工作。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乾隆内府舆图》,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实测地图。从康熙到嘉庆前后三次修订《大清一统志》,是我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全国地理志。这一做法
A.有利于全国市场统一B.加强了专制国家体制
C.标志地理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D.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