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图示法和列表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某班学生以此为课题分组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甲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在图3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二乙组同学制作了《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时间签订的条约战争的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D
E1894—1895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F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二表格中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材料三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即尊敬阶段、,轻视阶段、乐善好施阶段、赞赏阶段、清醒阶段、敌对阶段。丙组同学参考了以上结论,绘制了“近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阶段示意图”(图4)

(3)在材料三所述的六个阶段名称中,选取两个恰当的、与图4时间轴上的时间段相对应的名称,填入G、H两处,同时为I阶段取一个与史实相符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2 .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坐→站→跪)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B.生活习惯的变化C.特务机构的建立D.封建制度的完善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2000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摘编自《郡县制的来历与内乡县的历史沿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的特点。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2)图一和图二、图三所示的中央官制在被称作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二归纳该制度的主要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官制变化的主要趋势.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文献记载:
①鲁、齐等诸侯在其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的独立性。
②秦代官吏必须经过国家委任才能就职;官吏调任时,不得带随员;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违者要依法治罪。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中A、B、C三幅地图反映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图A、图B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在地方权限上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2017-12-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的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后,集体到慈恩寺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于壁上(如下图)。由此可见“雁塔题名”
A.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
C.表明“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
D.是魏晋以来书法艺术推动的结果
7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指出图2、图4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3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请回答:
(2)材料二中的“上”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该制度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7-11-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1至图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与图1、图2所示信息有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内阁制
2016-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高三联测促改活动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唐代宰相的出身有 进士、明经等科举出身, 还有 依据门第高低的“门荫”出身等,阅读右图“宰相中 进士出身者所占比例表”。这表明当时(            )

①进士科在科举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②科举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③儒学复兴运动得到了统治者支持       ④相权出现了不断膨胀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