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元代设置的地方监察机构,反映出元代
至元六年
(1269年)
初设四道提刑按察司
(继承金朝制度)
分轮巡按,半年一次;
提纲刑狱,监察官吏。
至元十九年
(1282年)
形成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
(陆续增加、调整、拆分)
至元二十八年
(1291年)
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
(提刑按察司改制)
分道监察,常驻治所;
监察民事、钱谷、官吏。

A.政局动荡导致政策波动B.中央与地方矛盾不可调和
C.地方行政体系日渐混乱D.中央加强对地方有效监管
2021-05-11更新 | 594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下表中为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史籍的记述,反映了“百姓”一词的词义演变。这一演变实质上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记述史籍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尚书·尧典)(春秋)
“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质,能言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韦昭注云:“百姓,百官受氏姓”《国语·楚语下)(春秋)
“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墨子·释过》(战国)
“民无廉耻,而求百姓之安难”“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得……厉民之道也”《管子·权修)(战国)

A.血缘重要性逐渐弱化B.姓氏的作用完全丧失
C.姓氏使用逐渐大众化D.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
2021-03-28更新 | 563次组卷 | 4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层训练)
3 . 下表为西汉大司马统领的中朝演进概况。它反映了西汉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中朝官员主要职责是皇帝的应对顾问
汉昭帝时期大司马作为中朝领袖,领衔中朝官员预闻政事,参议决策,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
成帝、哀帝时期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外朝上

A.中朝逐渐控制决策B.藩镇割据初现端倪
C.宰相制度渐趋成熟D.朝廷权力再次分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古代典籍中有关“礼”的记载。据此可知
内容出处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汉代成书,解释《周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荀子·致士》

A.先秦诸子思想趋于一致B.礼的道德内涵渐趋强化
C.礼与刑具有同等的地位D.礼的阶级属性不复存在
2021-03-26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反映了各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15%4%17.2%24.5%46.1%
A.社会主流思想的强化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与创新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北宋前期人口数量与官员数量增加情况表。导致这一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年号公元人口总数官员数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1628025410000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2229286120000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2496930034000

A.行政管理事务增加B.行政效率低下
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社会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科举报考者既有中央及地方官学中的在读生,也有从私学直接向州县官府报考的寒素子弟,"由官学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下表为唐代进士及第者中的生徒与乡贡的变化数据。它反映了唐代
A.中央教育权力逐渐下移B.州县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10 .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A.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周王推崇薄葬
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