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现象。康熙三年(1664年),新任四川巡抚张德地“舟行竟日”,感叹四川“寂无人声”“寥寥子遗,俨同空谷”。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议准了两个条例,一是“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著为例";二是"川省荒地甚多,流寓之人,情愿在川居住垦荒者,将地亩永给为业"。期间,如大竹县,"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互话,曰'打乡谈',粤人操粤音,楚人操楚语";乐至县,"豫章、楚、闽、粤、黔杂处,或多行其故,俗不能尽同";"每每与四川人争讼,所以四川人深怨湖广之人"。四川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有熟田1188350亩,征税银27094两。至雍正二年(1724年)田额为21445616亩,税银为225535两。

——摘编自陈典《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

材料二   1940年,内迁工厂有449个,技术工人约1.2万人,其分布如表所示。

内地转移工厂数(个)内地转移技术工人数(人)
193819391940193819391940
四川134893115326156417
湖南118401482413216
广西2170554698
陕西20705829480
其他11120028830
总计3041193117939620751

——摘编自【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出台“湖广填四川”政策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川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及其成因。
2 . 康熙五年(1666),朝廷令各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许在附近府县考试,文义通达,每县额取两名。康熙二十二年(1683)题准,云南土官族属子弟及土人应试,附于云南等府,三年一次。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A.西南地区与内地文化差异大B.重视用文教增强边疆的国家认同
C.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D.儒家文化在云南得到了空前发展
2022-12-12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2022-12-05更新 | 888次组卷 | 171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郑州市盛同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同治、光绪两朝,军机处的功用与前代相比发生重大变化。在内外奏折、题本、秋审黄册等重要文书上,军机处都可预先拟旨;在官员任用上,军机处也不再呈递空名谕旨,而是对各部尚书、侍郎及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开单请简,还取得了各省密考折片单的阅看权。这一变化(     
A.加速了中央权力的下移B.表明政权结构出现严重变异
C.弱化了专制君主的权力D.导致决策中心发生重大转移
2022-11-17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河南商丘·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秦汉时期,国家对国民的统治形式,从以氏族集团为单位转变成了以独立的个体为单位。担任地方长官的也不再是世袭的贵族,而是由中央任命的官僚,这些官僚代表皇帝直接统治国民,但地位不能被子孙世袭。这一治理方式的形成(     
A.利于多元政治权力中心的形成B.使分封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控D.导致选官权由地方转移到中央
2022-11-17更新 | 85次组卷 | 5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二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022-11-12更新 | 231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5届安徽阜阳四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时人评价秦始皇:“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办事......天下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决定。”材料反映了(     
A.帝王个人才能决定历史发展走向B.秦朝缺乏系统而完备的官僚体系
C.皇帝权力至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D.秦始皇的专制统治导致秦朝灭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窃议武则天而引其不悦,后被诬治罪。敕文到达,刘祎之拒受,曰:“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终被赐死于家。由此可知(     
A.唐代中书门下是当时中央最高决策机构B.武则天时期相权占据上风
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中枢权力运行程序D.三省六部制已经名存实亡
22-23高三上·重庆云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的秦律《内史杂》中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托人找关系)。”西汉末年扬雄撰写的《方言》中记录了秦、西汉时期各地的语言资料,词汇不同之外,也涉及发音上的差别。如“嫁、逝、徂、适,……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各地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够紧密B.国家政令的上传下达逐步规范
C.规范化文书行政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D.统一文字的效果尚未充分显现
2022-10-31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统编版)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初设立内阁,皇帝在内阁大学士票拟的基础上进行批红。然而明朝数位皇帝长久不管事,与内阁大学生日常不见面,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批红的权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趋于崩溃B.皇权渐趋衰弱
C.易引发宦官专权D.宦官掌握决策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