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家族血缘关系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D.安土重迁理念
2021-02-28更新 | 912次组卷 | 9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朱元璋废相以后,选殿阁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时,拣选解缙等七人入值文渊阁,与皇帝共商机要;明仁宗、宣宗时期,内阁得以通过票拟章奏的方式协助皇帝处理国事。这种变化说明
A.君主与阁臣的权力划分渐趋清晰B.阁臣全面干政削弱君主专制权力
C.君主个人对国家政治的影响下降D.君主对阁臣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而变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体演进的特点。
(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2019-09-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学者吕文郁认为,西周主要是“天子建国”的时代;春秋前、中期,主要是“诸侯立家”的时代;春秋后期,主要是卿大夫分封陪臣的时代。所谓周天子在“天下”分封诸侯,诸侯在邦国之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则在采邑内分封陪臣的“三级分封制”在周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周代的分封制具有一定阶段性特征
B.西周时期的等级制度遭受极大冲击
C.分封制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D.传统的政治统治具有相对的合法性
2019-05-28更新 | 414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5 .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
A.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
B.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
C.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
D.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
2019-02-02更新 | 1847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明万历中后期,皇帝长期怠政,内阁缺员也不及时补缺,此时的内阁已经“无可为之事”,有抱负的内阁成员以乞休的方式保其志节,然而对此皇帝也“不允所辞”。这反映了明代内阁
A.对皇权具有依附性B.辅佐功能无法发挥
C.权力大小极不稳定D.较少参与政治决策
2018-12-02更新 | 3514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代分封制首封传说时代及夏商帝王后商和吕尚等周室功臣,后又扩及秦、楚、戎狄等许多臣服于天子的异族部落。分封对象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这一做法有助于
A.推动周朝文化传播
B.强化伦理道德秩序
C.突出宗法血缘纽带
D.逐步实现家国同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记载,科举制在唐初有进士(诗赋)明经(儒家经典)明算(数学)明法(法令)等科并行同考,而到后来,仅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此变化
A.反映了儒学统治地位确立
B.说明科举较注重行政能力
C.不利于实用性科技的发展
D.体现了科举制的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2018-08-21更新 | 1218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2018-06-22更新 | 442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