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始皇用秦朝的经济模式来统一原六国的经济,把货币统一作为国家控制经济资源的手段,沉重地打击了东方六国的私营工商业。在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贵族和地方豪强都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和山川林泽等经济资源,在长途贩运、贱买贵卖的同时,经营矿冶和经济作物种植等商品生产活动。而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除了厉行重农抑商以外,还严控山川林泽等资源,吏民均无使用山川林泽的自由。始皇帝统一货币后,那些贵族和工商业主不能像以往那样凭借其技术和资源私铸钱币以牟利,其正常的商业经营也因此而中断或者受到限制。

——摘编自臧知非《汉初货币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兼谈张家山汉简、(钱律)问题》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关键词,并对该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论述过程要运用所选择和补充的关键词,表达清晰。)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长城历史发展概况


——摘编自赵现海《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角色》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者,是中国文化重要的表征和载体,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的任意一种角色并予以论述。(要求:角色定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1-23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一统”是贯穿中国历史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一条主线,是造就中国这个超大规模文明型国家的内在动力,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下列是某学者的著作目录:


——据李勇刚《天下归心:大一统国家的历史脉络》


从目录中任选一个章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章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1-0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撰写历史文章需要参考历史书目,某同学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具体如表:

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唐代进士与政治》卓遵宏台北编译馆1987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冯尔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根据所列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文章名称,并写出文章概要。(要求:写出所拟文章名称,概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上三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管理制度。任选两幅图,简析其代表的两个时期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周纪年秦纪年魏纪年韩纪年赵纪年楚纪年燕纪年齐纪年
403姬午二
十三年
(威烈王)
赢悼子
十二年
(简公)
魏斯二
十二年
(文侯)
韩虔六年
(景侯)
赵籍
(烈侯)
当五年
(声王)
三十一年
(泯公)
姜贷二年
(康公)
324(改为
元年)
256(周亡)
246嬴政
(秦始皇)
230(韩亡)
228(赵亡)犹代
(哀王)
225(魏亡)
222(楚亡)(燕亡)
221秦统一
中国
(齐亡)

——摘编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上


从如表中提取一个有关统一中国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王朝建立之初,都面临着在地域与政权组织空前的大国里,如何永久地维持皇室统治权力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统治者需要在现实情势的基础上寻求更为稳定而有效的控制模式;从思想上为新生政权的正当性进行论证,并创建一套适于时宜的理论或学说,以应对原有政治势力的挑战,化解民众的质疑;在实践中修正预选的治国策略,推动.并磨合国家政权机构的运转;在某些关键的历史时刻,仍不得不认真对待发挥的作用。

——摘编自李霞《秦汉政制构造原理榷论》


从材料的四个角度中任选其一,围绕“从秦到汉国家治理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十章夕阳西下的帝国统治:清朝(1840年以前)

第一节“康乾盛世”的治道………

第二节末代王朝的由盛转衰………

第三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邸报的历史,既是部科技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周时期的一片甲骨、竹简、木牍,或许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

据传,周代已经有了去各地采风问俗的史官,他们要"陈诗以观风"。王安石认为孔子编订的《春秋》相当于剪裁拼凑的鲁国官报。直到西汉才出现了用绢帛抄写的专门收集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官更任免及军政新闻的邸报,东汉则采用了纸,报纸正式出现。隋唐时期,中央为了加强与各藩镇的联系,开始设置专职机构从事邸报的编辑、发行事宜,邱报名称出现。

唐朝邸报的发行对象已经不限于藩镇和地方高级长官,扩大到了中央各部和分封各地的王公贵族。宋代邱报的发行期开始固定化,发行对象已扩散到了民间。明朝设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发行事宜。清代改名为《京报》,特许荣禄堂南纸铺承印,并向社会广泛发行。

——杨文光《中国报纸发展史话》


编写一幕发生在宋、明、清代前期(任选一个时期)人们针对邸报上有可能出现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话的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宋、明、清代前期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