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说故事是先民们对生活的加工和艺术提炼,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历史记载是人们对过往的追忆和反思,是特定时期社会意识的体现。下表为中外古代部分传说的记载。

部分中外古代的传说故事

事迹出处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强暴和不法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同时他也发现,人类之中有一位叫做诺亚的好人。耶和华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带着他的家人以及牲畜与鸟类等动物逃生。《旧约·创世纪》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
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的困苦,帮人类从奥林匹斯山盗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被惩罚钉在高加索的山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列子·汤问》
摩西带领希伯来人返回故乡,上帝将海水一分为二、开出一条道路给希伯来人行走。当希伯来人通过后,又把海水合二为一把后面追赶的法老军队淹没。《旧约·出埃及记》
根据材料中相关联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论证有力)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文科综合训练试题(五)-高中历史
2 . 音乐,用美妙的旋律记录着时代心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不少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作或流行时间歌曲经典歌词摘录
1957年《小燕子》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1994年《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正途上扬起浩浩风。
2022年8月《奋进新征程》旗帜引领红船,驶向未来,儿女擂响,共同富裕的节拍,听听振兴锣鼓,多么气派,每一道目光,都充满期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把梦向远方,指向星辰大海,我们昂首向前,步伐豪迈,走在复兴路上。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谨。)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贡献人物贡献
彼特拉克《歌集》贝尔发明电话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提拉克领导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卢梭《社会契约论》阿拉比领导埃及的抗英斗争
西蒙—玻利瓦尔领导拉美反抗殖民统治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拟定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过程

时间相关史实
1474年意大利公布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发明人法》。但未得到充分实施。
1623年英国制定了《垄断法案》, 自18世纪60年代起, 英国在纺织技术上产出了一系列重大发明和革新,英国成为近代第一个世界专利中心。
1830年以来法国、美国和德国三国专利授权量渐成规模, 依次成为世界专利中心国家。
1836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局, 还允许外国公民申请专利。
1883年《巴黎公约》签订, 保证成员国工业产权, 此后全球化的专利浪潮又一次兴起。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建立专利制度, 美英法德全球专利授权量占比依然达10%以上, 世界专利中心的地位稳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年度专利授权数量仅次于美国, 成为新的世界专利中心。

——据杨中凯等《近代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以“世界专利中心转移”为主题, 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亚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他们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永远改变了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了变化。在中断了一千年之后,欧洲人又能进入亚洲和远东了。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材料二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播的途径提出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6-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人民日报》报道两会热点词汇统计

年份热点词
1979年四个现代化建设、调整国民经济、民主法制建设
1983年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经济效益
1988年深化改革、机构改革、稳定物价、民主法制建设
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发展
1998年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科教兴国、香港回归
200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
2008年科学发展、民生、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奥运、就业问题
2012年改革、民生、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收入分配、行政诉讼法修改
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两会关注内容的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摘取的河南地区1840——1911年三个阶段经济发展及社会现状描述。

1840—1894豫地农业未有甚大的突破发展,总体显现困顿的状态,只在局部方面有些许进步,如越加成熟的精耕细作、某些产物单产的大幅提高等。
1895—1901外国投资的煤矿和商行增多;外国教会建立的天主堂、耶稣堂在大多数县
市都可以看到;一些农民放弃世代沿袭的耕织结合的农业,越来越多的种
植棉花、烟叶、油料等经济作物,兼搞手工业,或专门从事手工业。
1901—19111904年卢汉铁路(北京到汉口)南段通车,驻马店火车站周围商贾云集,竞相建房开店,迅速形成新市区,成为郑州、武汉间的重要商埠。铁路全线贯通后郑州作为商品集散地的趋势渐趋明朗,1905 年河南巡抚陈夔龙上奏申请开放郑州为商埠,被获批准。不久以后,驻马店、洛阳等地也逐渐开埠。随着河南商会的发展,各商会的成立不仅反映了豫南绅商势力的崛起,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商情沟通和商业稳定顺利发展。
综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开始,哲学家们的反思,带有浓重的学究气,既不像达·芬奇那样的花团锦簇、色彩瑰丽,也不像马丁·路德和他的同伴们那样迅猛、激烈、沸沸扬扬。这是一个沉思的世纪,也是17世纪以来欧洲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曲折但顽强地表现出来,一点一点地在摆脱旧的精神枷锁。任何思维的运动只有笼统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思想状况必是以前的思想活动积累推进而成的。17世纪的哲人们的确起了为新时期报晓的作用。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文明的政治组成在文明之间各不相同,在一个文明之内也随着时间而变化。一个文明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政治单位。这些单位可以是城市国家、帝国、联邦、邦联、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所有这些单位都可以有不同的政府形式。当一个文明演变时,其政治构成单位的数量和性质一般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曾有人认为美国是一个独特的文明。这种把美国和欧洲相对立的做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事实:至少直到19世纪末,美国同非西方文明只有有限的交往。

——摘编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7世纪开始的欧洲精神文明发展的特征,并指出17世纪哲人们的“报晓”的含义。
(2)以“近代美国文明”为例,对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如今的学术生活中,关键词真可谓“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天天都在与关键词照面,但若有人真的问起来何谓关键词时,怕是多数人都会一时语塞,或者仓促应答而言不及义。关键词虽然“常见”,但并未成为“常识”,而且还一直存在着许多的争论、异议,远未达成“共识”。因而研究关键词首先在知识学上便是必要的,然则关键词所涉及的却不只是一个纯粹知识性的问题,它更是一门知识社会学,甚而,词语政治学。……归纳说来,研究关键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人类自身的存在,我们作为核心概念或关键词的存在,并提升我们自我变革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改变世界的目的。

——寇淑婷、金惠敏《关键词何以关键——从文本到文化/政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年代,提炼出一个年代关键词,并运用三个及以上史实(可选择一个中国史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年代关键词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中国人口迁移的类型(部分)

类型

史实

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

秦朝征服岭南后从中原向两广的移民

政府强制性的内聚性移民

西汉初从关东迁徙贵族、豪强、富商到关中地区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种人口迁移的类型,并加以阐释。(要求:世界史和中国史均可,需明确指出移民的方向,史实正确,论述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