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与相关重要成果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阶段:科技立国
“向科学进军”
“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运载火箭、中远程弹道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第二阶段:科技富国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
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等各项计划顺利实施;重大产品、技术装备、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明显提高,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国制造”走遍世界。
第三阶段:科技强国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王贻芳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神舟飞船与天宫空间实验室在太空交会;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蛟龙号、海斗号潜水器创造最大深潜纪录;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众多成果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科技发展大跨越创新引领谱新篇》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科技75年”,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的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6-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相应于工业革命,则是新的资金筹集与利润分摊的机制出现。银行存储与投资、合资股份公司与证券市场(股市)、大宗运输与仓储、分摊风险的保险制度等,凡此均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方式。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与明清时代中国一样,也有巨商大贾,也有货币汇兑与储存借贷,也有大宗货运,但都没有现代资本主义的金融调度与市场机制以吸收民众的储蓄余财。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这一经济形态冲击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人们已不能离开“市场”,不仅生活资源来自市场,流向市场,每一个人的劳动力与聪明才智也都体现在市场上。“市场化”成为人类生活的全部。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机器生产,也将每一个人都推入巨大的生产系统中。人们不是在操作机器,而是在操作过程中与机器融合,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摘编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提取材料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围绕“工业革命的影响”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提议修纂类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他一方面继承太祖遗志,另一方面也为了收拢人心,修书一事再次被提上日程。耗时五载,朝野上下共两千余人参与编纂,终于编撰成3.7亿字的《永乐大典》,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誉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修成后一直被秘藏禁中,即使翰林院学士也难有查阅的机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劫,加之一些官员和太监偷盗,到1894年《永乐大典》只剩下800册,庚子年又被焚毁或流失300余册。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苏联、民主德国等国,还有民间搜藏者相继归还一些册数。20216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中,应用了多种数字化展示方式,充分展现了古籍的珍贵价值,拉近了观众与古籍的距离。

——摘编自金满楼《〈永乐大典〉:划时代的百科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承和保护”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英、美、法、德四国政治体制简介表

国家

政治制度

确立政体文件

简介

英国

议会制君主

立宪制

1689年

《权利法案》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
首;首相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美国

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由选举产生。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互相独立;总统无权解散议会。国
会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法国

议会共和制

1875年宪法

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产生,但无实权。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建,对议会
负责

德国

二元制君主

立宪制

1871年宪法

帝国最高权力掌握在帝国皇帝和首相手中,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没有真正的立法权
根据材料,围绕“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6-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襄汾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转型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通常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的兴起和发展。史学界普遍认为,世界历史经历过以下几个重要转型期:15世纪至18世纪、18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

选择一个时期,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人类社会的转型变化。(要求:选择的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4-05-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摘编自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根据材料,围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自行拟定论题,并就所拟论题结合近代世界史的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我们观察人类历史时,关注所谓历史的横截面,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里,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我们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清晰、更详细的认识。

——摘编自羽田正《全景世界史》

围绕材料的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得出认识并加以阐释。(要求:认识需体现史实间联系或比较,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5-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代谢过程(社会转型过程)相对迟缓,而思想的代谢过程却来得格外神速,在西方原是差不多三百年的历史中渐次出现的各种思想学说,集中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狂泻而来。中国近代思想的无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姿态,各种思想持续不断地展开论争,这又构成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突出特点。

——摘编自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简论——中国近代思想文库总序》

根据材料,选择中国近代两个阶级或思想流派,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选择的思想流派须与史实相吻合,论题正确,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一条穿越印度洋的通道。同时,横跨大西洋的航线也得到开发,大西洋发展成一个与印度洋相竞争的地区。大西洋上的航海活动使得那个古老的中世纪彼此分裂的世界相互接触与碰撞,从而彻底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拓《世界: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航路的开辟”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科学确定了世界的议程。科学家们以前往往只是响应社会的要求,而现在科学则推动其他的变化。科学家探索宇宙、自然和人类,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成果。科学发现的步伐因此赢得了尊重,树立了威信。虽然科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奇怪的是,科学被证明具有自我破坏性。技术进步似乎给予机器以特权,机器参与战争,摧毁或破坏了环境。甚至在科学传播的同时,科学也滋生幻灭的情绪。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