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秦代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权机构简表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人员构成

产生办法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集体选举、审查、任免官员

全体公民

全体公民自觉参加
五百人议事会常设管理机构,召集公民大会并提出议题;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

抽签决定人选

十将军委员会执行机构,统率军队,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每部落一名将军

各部落首先差额选举,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民众法庭司法、监察机构,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

普通公民

从公民中抽签决定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两种不同政体的认识。
2019-12-13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着世界影响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伏尔泰极力赞赏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人类肯定想象不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风俗论》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论法的精神》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大相径庭。你同意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的国号

国号

来源

周天于封秦人祖先为附庸,邑于秦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萧何认为“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北周时,杨忠受封为“随国公”,忠子杨坚进爵“随王”。及杨坚篡周,以“随”愈不祥而改为“隋”

李虎受封为“唐国公”.其孙李渊在太原起兵后称“唐王”,后国号“唐”

后周末年,赵匡胤升任宋州节度使.篡周建宋后,诏曰:“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宜国号“大宋”

大元

1206年成吉忍汗建国,其汉译名为“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颁布《建国号诏》:“可建国号日‘大元.孟取《易经》‘乾元,之义。”

大明

旧说朱元璋曾“为明教徒”“因明教而建国,故以明为国号”。现多认为出自《易经·乾升》“大明”之文:“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往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大清

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号“金";1636年.皇太极易国号为“大清,,.“清”可以表达天、太平、广大之义,也可以表示王者风范,王政理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号”这一主题对表1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经世与玄思—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倾覆与再造—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坤舆万国全图》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作者为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和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根据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对该画的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07-11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古代经常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这就是星宿的分野。星宿分野,先按列国来分配,如左下表,后来以周来分配,如下表。

宿
角亢氐郑国
房心宋国
尾箕燕国
室壁卫国
虚危齐国


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天下定于一”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太祖“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
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演变

时代故事梗概
春秋时期故事原型为齐庄公袭莒,随征的杞梁战死,齐侯路遇杞梁妻,向她吊唁,杞梁妻不接受郊吊。
两汉时期故事的中心从“悲歌”变为“崩城”。
隋唐时期故事时间移至秦朝,“崩城”变成“崩长城”,与秦始皇挂上了钩。
宋元时期故事中的“札梁妻”改为“孟姜”,有关孟姜女的故事话本大量出现。
明清时期故事演变为秦皇想娶她,她要求为夫造坟造庙和御祭,祭毕自杀,秦皇失意而归,各地兴起了孟姜女立庙运动,民间的孟姜女传说大量出现,得到文人学士的承认。

——据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下列两图,提取西周、秦朝历史变迁的信息,任选两个视角,简要论述说明。

                              西周形势图                                           秦朝形势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