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3 道试题
2021·江苏·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2021-12-27更新 | 8378次组卷 | 67卷引用:专题05 推理判断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2021·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
2021-09-27更新 | 7760次组卷 | 4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新高考七省专用)
3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4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1·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334次组卷 | 76卷引用:专题06 图画史料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5 .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018-06-09更新 | 16239次组卷 | 26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
2021-10-07更新 | 6669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涉及军机处的一些现象。表中变化(     
清初“奏折直达皇帝,臣僚不得与闻”成为成例
乾隆时和珅“在军机时,虑人举发,凡有奏折,令具副本,关会军机处”
嘉庆时闲杂人等“借回事画稿为名”聚集军机处周围,虽经整肃好转,但是不久“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
A.说明大臣专权现象严重B.反映了军机处的性质发生变化
C.显示出军机处规模扩大D.表明军机处的保密原则被破坏
2022-07-06更新 | 4461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2019-06-10更新 | 12660次组卷 | 21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2020-07-11更新 | 9089次组卷 | 10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1·天津·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2021-09-12更新 | 6997次组卷 | 57卷引用:专题01 因果关系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