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到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公元前494年,当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拒绝作战,带武器离开罗马,史称“平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会获得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Tributa)称号,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公元前454年,罗马成立一个由贵族和平民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法典,并刻在10个铜袁上。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请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春秋时期郑国的“铸刑书”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差异,并完成以下表格。
2 . 下表是罗马元首制的发展历程,这主要说明罗马帝国早期(     
时间发展阶段
公元前29年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又称“第一公民”
公元前28年屋大维改组元老院,成为首席元老。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正式授予他“奥古斯都”(神圣、至圣至尊之意)的尊号;元老院颁布的法令经过元首审查后,仍具有法律效力;奥古斯都一直担任首席执政官,并享有保民官的权力,可以提交法律和有权否决任何公共事务。
公元前23年奥古斯都主动辞去执政官职务,但依旧拥有罗马城和意大利的最高行政和军事管理权。

A.缺乏权力的制衡机制B.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C.新管理秩序逐步建立D.不同地区联系的加强
3 . 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据下表,最适合描述中国与罗马共性的词汇是(  )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罗马统一意大利
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罗马强盛时期
A.秩序与统一B.人治与法治C.扩张与稳定D.平乱与治世
2022-01-17更新 | 1135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南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古代罗马兴盛原因的分析,据此可知,两位学者的共同认识是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

A.罗马平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B.罗马利用军事扩张推动文化认同
C.罗马法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D.自由精神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综合解读下表内容,该表最能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A.维护私有财产
B.影响深远
C.内容不断发展
D.体系完备
2019-03-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将两幅图所示的政治文明成果填入下表中适当的位置。


国家(朝代、城邦)希腊(雅典)秦朝
政治文明

(2)如何认识图1所示的政治制度?它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图2反映的政治文明成果的看法。

2017-10-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私立华森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7 . 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刊的材料,据此可知
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
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
慢神和蛊惑青年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

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
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D.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8 . 下表为公元前5世纪罗马政权组织结构。由此可知
机构或官职权力
执政官2名,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主持元老院会议,执行元老院通过的法令。
保民官初为2名,后增至10名,由平民中选出。有权否决元老院和执政官颁布的不利于平民的法令。
元老院由300名贵族组成。有权审批法律,管理国库收入。
A.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B.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分权的共和政体确立
D.民主政治初现雏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罗马曾发生过数次平民撤离运动,即平民们以一种和平方式离开罗马前往圣山。下表为几次撤离运动的统计。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时间事件成果
公元前494年第一次撤离根据约法,设立平民保民官,他们有权否决任何官吏的行为,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停止任何法律的实施
公元前471年第二次撤离贵族被迫再次让步,颁布法案:禁止设立不受申诉权限制的长官,违者人人可得而诛之并不受惩罚
公元前449年第三次撤离公布《十二铜表法》,这是平民对贵族斗争的巨大胜利
公元前342年第四次撤离立法禁止放债,违者以公犯论
公元前287年第五次撤离颁布法案,重申平民决定不必经过元老院的批准,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

A.法律渊源广泛
B.司法实践丰富
C.追求法律公平
D.立法权限随意
2017-12-2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