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次~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清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实质。
(4)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怎样完美的政治设计?这种政治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2020-10-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四: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牲;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蝎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中的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图示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中的那一对主要矛盾?从图一到图三体现了君主专制演进的什么趋势?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
(5)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呈现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2019-10-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吴忠中学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道:“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的民主制度”在下列哪一人物执政时期发展到顶峰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孙中山
4 . 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2023-06-10更新 | 6915次组卷 | 4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罗马法中,“债”在一开始只是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经济和社会义务时,对其人身进行束缚的手段,随后发展成为以财产为核心,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中形成了“债务人只以其所能为限承担履行义务”。对债务关系的解释应有利于债务人摆脱债务约束的原则。这种变化体现了
A.法律形式更为庄严B.维护私有财产的所属性
C.人身依附关系加剧D.突出限制个人利益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法
A.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
C.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018-09-03更新 | 65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12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公元6世纪的法律规定,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甚至从“某些方面看,当时的妇女甚至要比当下大多数文明国家法律下的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这一变化
A.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B.蕴含着自然法精神
C.体现了公民法的灵活性
D.使妻子和丈夫分庭抗礼
2017-12-03更新 | 147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绪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2017-05-13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8年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2016-11-27更新 | 2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