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演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使三亿农民在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B.抗战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C.解放区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使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D.建国初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022-06-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者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中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民族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那种万众一心的凝聚力。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完全打错了。渴望了那么久的团结抗日的实现,使人们激动万分。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二   195011月下旬,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王根成《“冰雕连”:钢铁铸就的意志》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团结抗日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团结抗日胜利对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冰雕”群像情景出现的战争名称及中国参战的根本目的,并概括这一战争胜利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专制)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使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战争后能反映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救亡图存运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的主要影响。
4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下列选项中,序号与相关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A.①-1878年清政府设行省B.②-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C.③-《马关条约》开设通商口岸D.④-19世纪末沦为德国势力范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然而旧体制却留下了旧的社会心理。这种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阶段任务
B.传播了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的解放
C.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新的民主共和政体下保留了很多封建思想残余
6 . “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是西方列强与中国建立不平等关系的产物。它不是正常的国际交往制度,用暴力手段强行建立起来的,体现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夺。”材料中“近代中国的条约体系”始于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2022-02-0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末立宪派代表张謇抨击清政府“名为立宪,实则专制。以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他所针对的清政府措施是
A.编练新军B.奖励实业C.废除科举制D.组织“皇族内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7年9月,某战役结束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这封电报中的空白处应是
A.台儿庄B.吴淞口C.平型关D.喜峰口
9 . 如图所示为某一时期的《土地分配证》。仔细读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此证B.所有农民都可以分配到土地
C.激发了解放区农民的积极性D.其目的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2021-07-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二   历史不会忘记,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当时留日中国学生等为骨干组建中国同盟会,毅然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点燃了振兴中华的希望。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到的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目的。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
2021-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