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6 道试题
1 . 【地图中的历史】

材料   历史地图兼具历史和地图的双重价值,在研究和教学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历史地图也是浓缩的历史,能够直观、简明地反映客观历史进程。




选取上述材料中两副或两副以上的历史地图,以“地图中的历史”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2-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调考历史试题
2 .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战争促使晚清留学教育结束了20多年的徘徊局面,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展开。……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留日热潮的产生归结起来,一方面与清政府“以敌为师”“师日制日”的留学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吸引”政策有关。洋务派的张之洞在1898年《劝学篇》中专设《游学》一章,论述游学日本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迅速强盛的原因在于有一批出洋留学的人才,他还列出了留学日本的五大优点。……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倍敦友谊”“代培人才”为幌子,采取“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达到逐步控制中国的目的。

材料二   晚清大规模的留学日本热潮进一步打破了文化教育上的封闭状况,通过日本输入西学,介绍了先进文化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变革。更重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留日学生组织了政治群体,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1911年之前留学教育的最大成果来自留日浪潮,它直接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留日学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革命军》《猛回头》等为反清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黄兴、宋教仁等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此外,陈独秀、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鲁迅成为著名思想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贡献卓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留日热潮”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留日教育”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2023-02-1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一2月调考历史试题
3 . 1920年7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联盟。共产国际认为,“在中国建立一个坚强的真正独立的中央政府,并非纯属中国一国事务,它具有直接的国际意义”。为此,共产国际(       
A.在中国积极宣传社会主义B.积极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C.简单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D.促成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4 .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保证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等。中共提出这些保证的背景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C.瓦窑堡会议的召开D.国共两党商讨和平建国
5 . 毛泽东在1936年指出:“根据地虽小却有很大的政治上的威力,屹然和庞大的国民党政权相对立,军事上却给国民党的进攻以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有农民的援助。”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根据地易守难攻军事物资充足B.根据地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C.根据地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经济D.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
2023-02-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后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是推动前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的。后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与前一个方面的新陈代谢有很大不同,它们有某种亲缘关系。为了辨明界限,不相混淆,有必要强调其不同一性,而在论证其历史作用时,又要看到其中的亲缘关系所具备的同一性。阳光下没有绝对全新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在原有的基础或条件上进行更新的。

——摘编自陈旭麓《论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同一性》


在历史社会的新陈代谢中,不同一性和同一性是普遍存在的。围绕材料中关于不同一性和同一性的观点,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作家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说:“人类的这一壮举是无与伦比的。也许,它同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挥师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向莫斯科进军多少有点相仿,而且出乎我的预料,还同美国大队人马翻越群山和草原向西部扩展有一些相似之处。”他说的“这一壮举”是(     
A.南昌起义部队进军广东B.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农村
C.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20—40年代的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党中有党”、“国中有国”、“一国两制”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党中有党”、“国中有国”、“一国两制”对应的历史时期分别为(     
A.国民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2023-02-07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尽入革命军之手。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法复元的地步。”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促使汉族官僚集团崛起,导致清朝中央集权开始削弱
B.沉重打击清朝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C.颁布《资政新篇》,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D.既反封建又反侵略,揭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023-02-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部分条陈表述为“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材料旨在强调(       
A.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B.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利于五四运动爆发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D.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