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1年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俗称“卖官”);同年,清政府还下令“停捐纳”“裁陋规”“定公费”。这些举措(     
A.加剧了财政危机B.抑制了官商勾结
C.回应了改革呼声D.澄清了国家吏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军的特长,给日寇相当打击”。同年8月,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一致通过“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国共两党的抗日策略(     
A.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失利B.贯彻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C.不利于国共的合作抗日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2022-10-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争取最后胜利”。同年11月,毛泽东指出:“坚持华北游击战争……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群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据此可知,国共两党的抗战策略(     
A.彻底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求D.扭转了正面战场不利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对外交涉由通商大臣或各口所在地的地方督抚办理,然后由军机处、皇帝批准,外国使节不得进入北京。清政府这一做法(     
A.瓦解了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B.表明其固有体制有所松动
C.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满足了侵略者的侵略要求
5 . 下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共和制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第二次革命高峰时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6 . 下图为抗战时期延安的木刻版画,此画意在宣传(     
A.抗日救亡运动兴起B.抗日力量的人民性
C.国共合作彻底决裂D.妇女是抗战的主体
2022-10-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1864年8月总理衙门颁布条例∶“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客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这种英人控制中国海关的现象,其直接影响是(     
A.便利了列强对华拓展市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导致了经济结构开始变动D.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地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不仅表达了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还记录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第一首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区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满湘(注:在湖南省)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

第二首

风云突变,军阈重开战。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①》,1929年秋

【注释】①蒋桂战争,指1929年春发生于国民党南京军阀蒋介石和广西(简称“桂")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战争。

第三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10

【注释】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根据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以“毛泽东三首诗词里的革命史”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
(1)目的: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2)概况:1945年4至6月,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作了《________》的政治报告。
(3)内容: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4)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____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抗日战争的胜利
(1)进程
①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________投下原子弹。
②8月8日,________。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消灭日本关东军。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
体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
③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________
10月25日,________光复。自2014年起,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意义
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________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________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粲、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2022-10-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这段话最能证明(     
A.日军实力远超中国B.中国军队英勇作战
C.日本侵略者唯武器论D.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
2022-10-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