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71 道试题
1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下列各项内容最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五处港口”
B.“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
C.“应准⋯⋯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D.“中国民人,概不准在(使馆)界内居住”
2023高一上·天津·专题练习
2 . 近代化(现代化)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是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机器制造的军事工业。1876年,李鸿章又派唐延枢以官督商办形式筹办开平矿务局,这是一家大型新式采煤企业。洋务派后期,少数“官督商办”企业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等改编

材料二   民国初年,天津著名民族企业家及其兴办的企业

民族企业家兴办企业企业情况
宋则久天津国货售品所抵制日货
周学熙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官商背景,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
孙冰如寿丰面粉公司与民生、时局密切相关
范旭东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国际领先
宋棐卿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所创品牌“抵羊”,暗含与国外品牌一争高下之意

——《近代天津十大实业家》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中国历史上扳倒皇帝的例子有很多,但每次扳倒后,又有新的皇帝登上那个宝座。辛亥革命则不同,其目的不是拥立新皇帝,而是推倒任何皇帝。皇帝被掀倒了,皇帝宝座被废除了,人民接受了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观念,成立了共和国,即中华民国。从此以后,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顷刻覆灭,便是天下共击之的例子。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四   它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用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固定下来,为整个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根本法上的依据。作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宪法,在整部宪法的内容上,充分体现了过渡时期的特点和要求。

——殷啸虎:《过渡时期理论与1954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贡献,并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主要原因。
(2)概述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天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促进其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同时指出1915年开始的在“思想的启蒙”方面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三说“辛亥革命是秦朝以来中国历史最伟大的一次历史性转折”,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4)指出材料四中“过渡时期”的含义。请列举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同时指出在1954年宪法颁布前发挥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法律。
2023-12-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3 . “沙俄得13037万两,占总赔款数的29%。德国9007万余两,法国7087万余两,英国5062万余两,日本3479万余两,美国3293万余两,意大利2661万余两,其余部分由奥、比、荷、西等国分食。”与上述赔款相关的条约(     
A.接受协定关税及开放通商口岸B.实现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割让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
4 .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们专程来到延安,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下面关于“延安的峥嵘岁月”表述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边是华君武题为“上帝救我”的漫画。漫画描绘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点,将敌人包围在“一点两线”(两线:陇海线、津浦线),从而切断了徐州与南京的联系中枢,蒋介石只有祈祷上帝去救他的情形。漫画描述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最早明确用“革命”来称谓武昌起义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2日始,该报设置“武昌革命大风暴”等多个专栏,每天多版面大容量地跟踪报道革命进程。10月13日,《申报》也刊登了《武昌革命》等报道,之后天天高度关注事态的发展。距事发大约一个月后,一本专记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在上海编成出版。又过未久,署名渤海寿臣的人也出版了《辛亥革命始末记》,从此“辛亥革命”约定俗成,一直沿用到如今。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报刊系革命党机关报,立场决定其高度关注跟踪报道
B.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起义过程引发大众高度关注
C.时人关注这场革命是因为革命意义非凡,结束了帝制
D.革命党人在武汉的长期准备和部署使武汉开风气之先
2023-12-0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1913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这一规定旨在(     
A.实现君主立宪目标B.限制袁世凯专权
C.结束清朝封建帝制D.确立总统共和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即便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有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活动。”“时代发展潮流”表现在(     
A.确立了政治民主化方向B.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C.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9 . 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进行了国会选举。选举结果为:参议院中,国民党占54.5%,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占25.2%;众议院中,国民党占60.4%,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占20.6%。这表明国民党在当时(     
A.用法律武器捍卫民主B.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成为社会进步总代表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10 . 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的《政治决议案》指出,只要不打击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同年12月,中共鄂豫边区一大指出:“豪绅地主的商店不没收,采用估价罚款的办法”,“对中小商人和富农经济”也“绝不能妨害”。这表明当时中共(     
A.力图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探索苏区经济发展道路D.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抗战
2023-12-04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