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商代王位的继承,有时兄终弟及,有时父死子继,并不固定;发展到周朝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使王位的继承更有体系、更为稳定。这种发展状况
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B.有利于中国政局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C.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要求的必然结果
D.直接促进了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2 .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2018-12-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3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周代实行严格的爵位制度,对此有人指出“让天子与诸侯等不同等级的贵族一样,都有相应的爵位,因此天子并非‘绝世之贵’,故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这表明该制度
A.促成不同等级和谐相处
B.限制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C.造成周王室势力的没落
D.为分封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2018-12-13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了“周礼”
A.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B.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
C.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D.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A.商王完全垄断决策权
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
C.王权受制于族权
D.已形成早期民主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8-11-26更新 | 25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务川县民族寄宿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了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       )
A.帮助镇守疆土B.随时派兵作战
C.及时缴纳贡赋D.按时朝觐述职
9 . 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2018-11-21更新 | 9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6-2017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