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B.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2017-09-09更新 | 333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江口淮阳中学2018-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3 . “日暮乡关何处是,今年除夕不放假;日照香炉生紫烟,今年除夕不放假。”网友们对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吐槽的背后,更多的是表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结。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该材料反映了
A.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B.周初的分封制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兼并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谈及中国古代政制,有学者形容它“譬犹从一大树种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他旨在说明(   )
A.郡县制下地方政府的割据倾向B.行省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宗法制下大小宗之间关系D.分封制下中央地方的实力消长
6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D.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2017-02-17更新 | 221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左传·桓公五年》)这反映了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分封制的崩溃
D.阶级矛盾的尖锐
8 . 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2016-11-27更新 | 272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从夏朝开始,中国古代政治就形成“一姓王朝”,也就是君位由异姓接替即表示朝代的变更,如隋、宋王朝的建立和汉、唐王朝的灭亡。中国古代政政治的这一特点
A.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
B.是封建王权专制的必然结果
C.说明中国古代政局长期动荡
D.是传统宗法观念影响的表现
10 . 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2016-11-27更新 | 266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思南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