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
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
D.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2016-11-27更新 | 199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锦屏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位同学假期翻阅自家的族谱,发现自己与刘氏皇族有着渊源关系,且为大宗,此事的依据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门阀制
4 .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下列制度中以血缘亲疏确定政治等级、进而巩固国家统治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C.集权制D.郡县制

5 .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历史》

(1)材料一中的“封建”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