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所有同祖(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分别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B.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C.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
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
3 . 柳宗元在《分封论》中说:“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这一观点说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A.是形势所迫的统治策略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沿袭了前代的制度模式D.带有较强的神权色彩
5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B.宗法分封逐渐瓦解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
A.等级制度森严
B.宗法色彩浓厚
C.文化生活丰富
D.法律制度严苛
2017-09-15更新 | 441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学者刘宗绪将“大邦维屏”解释为:把经由           而建立的大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根据刘宗绪的解释,其中空格处为
A.宗法制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
D.世袭制
8 .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017-10-07更新 | 329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9 . 明初制度规定,京官三品以上乘轿,其它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始骑马”,不久“皆乘轿”;而到明代后期,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这反映了明朝
A.科举制推动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
B.士大夫率先奢靡的行为影响深远
C.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
D.礼法观念松弛带动社会习俗变化
10 . 《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史料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拱卫王室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