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商朝时期,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但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这一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早期国家管理具有随意性B.商王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C.统治者利用迷信欺骗人民D.早期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
2022-12-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禹并没有遵循禅让制传统传位于益B.启最终成为禹的继承者,开启“家天下”
C.益因为血缘关系失去继承王位资格D.《战国策》成书更早,所以记载更可信
3 . 武王伐纣成功后,为了更好地统治商朝的旧部,西周封卫康叔于殷都旧地,并允许其拥有七个包含原住民的商人氏族;封伯禽为鲁侯,并领有随迁的六个商人氏族。这反映了分封制
A.实现了血缘与地缘的结合B.强调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
4 . 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周王室还加强了与其他政治实体的婚姻关系,并通过普遍的政治婚姻与异姓诸侯结成血缘联盟。西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地缘政治的确立B.均衡政权的力量对比
C.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D.打破先代的政治格局
5 . 《论语学而》中“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入、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这说明先秦宗法制
A.维系了统治基础的人伦秩序B.构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传统
C.孕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D.构筑了爱有差等的社会秩序
6 . 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西周舆服制度的形成
A.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较少
B.标志周朝制度走向完备
C.与分封制和礼乐制相适应
D.标志专制王权日趋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
A.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C.统治力量逐渐下降D.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8 . 下表为在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武器和刑罚统计情况(部分)。这反映出商朝

A.强制性权力已出现B.对外征战十分频繁
C.实行严刑峻法统治D.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9 . 在《尚书·多士》篇中,周成王告诫殷商遗民说:“尔殷遗多士,弗吊(善)旻天(上苍),大将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助天行道),将(奉行)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据此可知,周成王旨在(     
A.批判殷商敬鬼事神观念B.指出殷商因暴政而亡
C.论证周革商命的合法性D.借助宗法制维护统治
10 . 周公平定商遗民叛乱后,大封同姓诸侯,将原臣服殷商的诸侯安置于姬姓诸侯之间,将商部族分给各诸侯。此举
A.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B.避免周王室内部的斗争
C.实现国家权力高度集中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