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
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
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
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
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
2017-11-19更新 | 292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分封制开始出现B.阶级矛盾尖锐
C.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2017-11-16更新 | 448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甲骨文合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高于王权
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
C.宗法制成为主导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如果过去的商朝臣子很快带着他们治下的领土投降,或者遇到一个无法用武力征服的商朝旧臣,周朝就承认他们为封建领主。”材料主要说明
A.“封建领主”具有绝对的优势
B.西周时期宗法制观念逐渐淡薄
C.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D.殷商遗民在西周得到足够重视
5 . 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礼乐制度的破坏B.井田制度的瓦解C.分封制度的崩溃D.诸侯势力的崛起
6 . 《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西周时期“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一材料说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等级关系明确而严格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D.血缘与政治关系结合
7 . 史料记载:“周武王所封弟子同姓者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周后期被破坏的主要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礼乐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
A.不符合周礼规定B.损害了大夫利益C.冲击了天子权威D.挑战了宗法制度
9 . 《吕氏春秋》中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庶无别,则宗族乱。”为解决以上问题,当时规定的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按年龄继承制
C.按军功继承制
D.按遗嘱继承制
10 . 《日知录》卷二十二《郡县》记载“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记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材料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提供的重要信息是
A.春秋时期,已大量设立郡县
B.早期的县高于郡
C.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中原地区
D.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