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周人从殷商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提出了“天命靡常”的思想,即统治者的行为不合天道,因而失去天命;而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天道,所以取代商而得天下,天神与天命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也得以重新确立。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     
A.受儒家“德治”思想影响B.以“天命”为君主集权的理论基础
C.执政理念中包含积极因素D.政治活动中神权迷信的影响力增强
2 . 商朝统治区分内外服,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据此,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分封制的重大发展在于
A.扩大了中央王朝的疆域B.遏制封国间的相互攻伐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建立起有效的官僚体制
2020-10-17更新 | 358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20次组卷 | 10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2021-11-09更新 | 217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2020-08-26更新 | 410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周人经常将大小宗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本根”与“枝叶”的关系,认为“以本制末、以下事上”是天经地义的常理,并且强调“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并后,匹敌,两政,耦国,乱之本也”。这种观念(     
A.保证了统治集团内部团结B.凸显了以族权强化君权的理念
C.实现了统治权力高度集中D.助推了王权和神权的紧密结合
7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B.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C.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D.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2022-11-1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秋时代,出现了“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的现象。这说明
A.世袭制崩溃B.分封制瓦解C.宗法制巩固D.礼乐制破坏
9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2019-11-12更新 | 473次组卷 | 57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清末《成都通览》统计:成都城内有各姓祠堂81所,如张家祠(西顺城)刘家祠(东大街)朱家祠(科甲巷)……这反映出当时成都
A.宗教迷信活动猖獗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已经是繁华大都市D.专制主义王权强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