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 .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019-06-04更新 | 232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邹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梁启超曾对古代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国体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之处最多。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2019-05-14更新 | 14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4 .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
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B.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C.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2019-04-27更新 | 384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淄博市实验中学2019年1月期末考试模拟高一历史试题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D.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2019-04-27更新 | 1543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有关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姨”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材料一中的“封建子弟之制”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材料二: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今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柏杨《中国人史纲》

(2)“大帝”是对历史上一些政绩斐然的伟大君王的赞美称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简要说明秦王嬴政被称为“大帝”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周
A.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
B.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
C.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
D.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
8 . “分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这说明西周时期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同姓诸侯国享有政治特权
C.最高统治者尚未高度集权
D.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制衡
9 . 下图为新疆锡伯族特有的结绳记事方式的家谱“喜利妈妈”。家谱的制度渊源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郡县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