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统治者把主畿以外的广阔地域分封给贵族或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随之而来,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方案是以宗法制来维系分封制,通过宗族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这说明西周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A.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制约B.地方管理集中化
C.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D.行政机构官僚化
2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2021-11-09更新 | 21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镇区五校联考高二下学期考试历史(文)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且所封诸侯国相间杂处,承担了藩卫王室、分治殷民、向四周开拓等任务。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巩固西周国家政权B.弱化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C.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D.推动贵族世袭和等级特权制度的建立
4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
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
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甲骨文的破译显示商代统治者凡是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之手D.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2021-10-29更新 | 229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0—2011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蒲圻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

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D.宗法体系的崩溃
2021-10-07更新 | 6720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财产继承的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21-09-17更新 | 1223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淮安五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周朝礼法规定,诸侯要定期朝见周王,报告政绩并献奉财物。而春秋时期,诸侯朝见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鲁国君主朝见周王仅有两次,齐桓公则一生未朝见周王。这表明
A.宗法制开始解体B.分封制受到挑战
C.礼乐制不复存在D.集权制初步形成
10 . 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且外服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商周政治体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部落血缘色彩增多B.国家政权的强化
C.财产地域观念淡化D.等级制度的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