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西周中晚期的大量“册命金文”显示,周王对官员的册命通常伴有土地赏赐,且赏赐力度不断增加,但这样的赏赐并不以官员效力王室的时间长短或工作分量的大小为转移。据此可知当时
A.分封仍以宗法制为原则
B.汉字开始成为成熟文字
C.周王统治依靠官僚政治
D.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春秋后期吴国属地淹城的平面图,该城的设计规划体现了突出的实用价值。该图反映了春秋后期

A.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B.皇权至上观念的逐渐形成
C.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出现
D.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政局
3 . 殷墟出土的甲骨上记录了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其并非向统治者心中的至高神祷告,而是请祖先将要求向神转达。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商代
A.传统宗教饱受质疑
B.人文主义融入家族体制
C.宗法观念趋于形成
D.社会生活充满神秘色彩
4 . 据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燕王哙行禅让,让位给燕相子之,遭到诸国反对,认为这么做是“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的倒行逆施,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破坏,诸侯争霸
B.周王失去“共主”地位
C.宗法制瓦解,禅让制复兴
D.周制仍然受到重视
2019-05-2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5 . 著名法学家朱苏力指出:“西周自觉挪用了宗法和血缘关系来建构大国体制,但不可忽视的是,西周分封了一部分功臣,建立了一些异姓诸侯国,……从当时看,这不过突破了宗法原则,是例外;但后来的历史表明,这其实是伟大的先例。”此处“先例”指的是
A.向精英政治发展的重要一步
B.开始摆脱宗法礼制原则的束缚
C.尝试构建中央集权大国体制
D.分封是对宗法制的创造性运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荀子·礼论》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为天子用二椁五棉,诸侯一椁四棺或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根据目前考古发据,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墓葬多用一椁二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各国国君墓,基本是二椁三棺或一椁三棺。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礼乐制度演变的特殊性
B.西周时宗法制度逐步确立
C.礼乐制度落实的渐进性
D.春秋战同时期的礼崩乐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西周诸侯青铜器铭文中,诸侯作为一国之君往往有两套称呼:一是“伯”、“子”等族内等级称呼,如“芮伯”、“秦子”等;二是“公”、“侯”等受命于天子的爵号,如“蔡侯”、“应公”等。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关系是维系统治的纽带
B.青铜铭文传承了政治文化
C.“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D.等级森严的贵族统治秩序
8 .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思想家对汤武革命的历史评价。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汤武革命成为反抗暴君的珍贵先例
B.各家学派对汤武革命的争论从未停息
C.汤武革命获得古代学者的基本肯定
D.主流思想影响世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
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
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
2019-05-14更新 | 95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国语》记载,周人祭祀鬼神时,“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同理,社稷山川之神,都是“有功烈于民者”。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B.以民为本思想不断发展
C.民间迷信风气较为浓厚
D.盛行以人为本的宗教观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