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据《左传》记载,周天子分封诸侯时皆有策命,如封鲁时命以《伯禽》,封卫时命以《康浩》,封晋时命以《唐浩》,这些策命的内容大多是说明封赏的原因、具体的赏赐和对诸侯进行教导与勉励。周天子的策命
A.剥夺了诸侯再次分封的权利B.显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C.意在明确君臣关系以巩固政权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 .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一种情况的是
A.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2021-01-27更新 | 30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如图可知,西周

A.通过同姓封国来直接控制地方B.由异姓封国负责抵御夷狄
C.异姓封国多是周朝征服的方国D.利用同姓封国来监督宋国
2021-01-24更新 | 83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1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学子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
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
2021-01-13更新 | 24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西周中央王朝对诸侯的分封和对卿大夫的册命,都体现了“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的原则与特征,但只要“本大末小”的局面发生大的改变,情势与以往就会有大的不同。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A.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B.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
C.隐含着使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
2020-10-22更新 | 31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模拟(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届文综保温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东厢房B.西厢房C.北房D.南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12次组卷 | 216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据此可知
A.王位世袭淡化了家天下色彩B.宗法制导致血缘纽带日益松弛
C.新制度需要突破宗族性规制D.分封制建立不具有历史必然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
A.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集权趋势有所加强
C.统治力量逐渐下降D.多元治理模式形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