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2 . 为了家族或者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历来有“传嫡”和“传贤”两种继承方式,其优劣也曾长期争论不休。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传贤”让人心服口服最为理性B.“传嫡”最不公平不如平分诸子
C.“传嫡”可以保持家族垄断优势D.“传嫡”神秘迷信色彩过于浓烈
2021-05-07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十五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即周文王。当时商王命其为西方诸侯之长)阴(暗地里)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诉讼)不能决,乃入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材料体现了
A.周礼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B.商代方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C.谦让、尊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D.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已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研究发现,殷商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名目不同的祭祀活动;周代则减损了殷商时频繁的祭祀制度,创造了昭穆制度。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商代祭祀制度比周代更为完备B.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否定
C.周代祭祀制度比商代更为理性D.周代对商代祭祀制度的继承
2021-04-12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六校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时期,有些诸侯以“尊王攘夷”为旗号,结为联盟,抵抗夷狄(包括秦楚);楚国国君一直称王。公元前344年,齐魏“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周王仍被尊为天下共主B.传统政治秩序走向瓦解
C.列国纷争推动社会转型D.华夏夷狄对垒由来已久
2021-04-07更新 | 32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商周时期,人们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存在,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周武王以封为鉴,“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周公也主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挑战上天的权威B.认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
C.信奉“君权神授”D.采纳儒家为政以德思想
2021-04-01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图可知,西周分封制
A.消除了殷商遗族强大的离心倾向B.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与矛盾
C.突破了商朝同姓多为内服的成例D.确保了姬姓诸侯对权力的绝对垄断
2021-04-01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周礼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于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这一规定意在
A.维护分封统治秩序B.巩固西周礼乐制度
C.稳定贵族政治基础D.构建良好社会风尚
9 . 据考古发现,不少地方都有与商代同期而具有商文化特征的据点,北到河北的藁城,南到湖北江陵的盘龙城,在东南方向,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的文化内涵也具有鲜明的商文化特色。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商朝
A.疆域已到达长江流域B.商文化已辐射周边地区
C.地域文化呈均衡发展D.出现文化相互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上古时期, 贵族的姓得自远祖,百代不变,如夏王姓姒,商王姓子,周王姓姬。随着时代推移,一姓当中分出越来越多的氏,通常以国名、邑名、官名、职业名、祖父名字等立氏,成为姓的分支。在周代,一个氏的建立即表明一个小宗从大宗中分裂出来另立门户。由此可知
A.百姓已经成为民众的通称B.封国名在姓氏中占比极大
C.古代社会的姓氏百代不变D.宗法观念对姓氏影响深远
2021-03-28更新 | 42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届高三拓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