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某学生要了解夏朝的历史,他能够了解到的是(     )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②夏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④夏朝时期,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周的封国―楚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楚国国君C.卿大夫D.士
2020-10-21更新 | 241次组卷 | 68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D.严格的等级关系
2020-10-21更新 | 272次组卷 | 8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商汤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这反映出商代政治具有:
A.宗法性B.祭祀性C.神权性D.血缘性
5 . 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下图所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
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B.政由方伯,礼崩乐坏
C.弭兵之会,晋楚争强D.变法大成,秦国崛起
6 . 西周分封制是我国重要制度。据以下史籍叙述正确的解读是
记述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愿。”《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普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
A.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D.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2020-10-14更新 | 223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协作校第一次月度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和铭文,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从史料的角度说说“青铜器克罍和铭文”的价值。

材料二 2013年至2015年,我国进行了“丹东一号”的水下考古调查。


2013年,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894年甲午战争中(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的沉没战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判断证据

2015年,经过考察出水文物和各领域专家的质询、讨论后,确认“丹东一号”沉船应为。(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靖远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括号里选出一个适当的判断,并找出相应的证据。
判断证据一:
判断证据二:
判断证据三:
(3)观察如图,结合所学说明这幅画创作的历史背景。

2020-10-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卷)
8 . 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2020-10-10更新 | 264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代疆域的变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实现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历代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

材料二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果,“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他国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

材料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嵌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文字:“迁陵洞庭郡”

(3)分别指出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史料类型。
(4)结合材料三、四,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5)依据材料五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结合所学,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
2020-10-0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统治的地域中心B.汉文化影响范围
C.封建政权的称谓D.中华民族的总称
2020-10-09更新 | 55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