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2 .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分封制保证了周统治的成功D.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2020-06-23更新 | 78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3 . 周武王“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即纣之子武庚)治殷”,周成王封幼弟叔虞于唐地,派遣要员同往治理。这说明
A.中央集权官僚制深入地方封国B.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必要条件
C.周天子可干预诸侯国内部事务D.各诸侯的权力存在等级差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太王(文王祖父)舍长子太伯而立少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而立次子姬发;武王生前欲传位周公,因周公辞让加之管叔、蔡叔(皆武王弟)等人反对,不得已而立孺子诵(是为成王)。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需进一步完善B.王位继承制度尚未成熟
C.贤能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D.兄终弟及继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2020-06-19更新 | 990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20次组卷 | 109卷引用:山东省梁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历史周末练
6 .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在西周的分封制下
A.诸侯可以不去朝觐周王B.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维护了周朝社会的稳定D.诸侯可以在领地内征派赋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等记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今山东省曲阜),是为鲁公。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共传三十多代,战国时被楚国所灭灭,其公族子孙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并以国名为姓,称为鲁氏。下列从鲁姓起源中获得的信息最为准确的是。
A.周礼成为维护西周统治的有力工具B.鲁姓的起源体现了宗法制的兴衰
C.我国的姓氏起源于西周的分封制D.诸侯战争是鲁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8 .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下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禅让制
9 .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病,周公请上天代周王病,把祝策藏在金滕之匮中。周公死,成王葬以人臣之礼。天大雷雨,又刮起大风。成王大惧,开金滕之匮,知周公代武王事,改用王礼葬周公,灾异平息。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西周王位继承较混乱B.西周政治具有神秘色彩
C.天意与人事交感相应D.周公制礼作乐功绩卓著
2020-05-26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
2020-05-20更新 | 1204次组卷 | 98卷引用:山东省蒙阴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