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记载,齐国高氏是周天子所命之卿,为上卿;而管仲是齐桓公所命,为下卿。周王打算以上卿之礼宴飨管仲,管仲以非礼推辞了。这说明当时
A.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地位B.西周礼制仍有较大影响
C.宗法制度开始出现了松动D.管仲改革得到周王认可
2 . 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体现了西周
A.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B.继续沿用世卿世禄制度
C.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
2020-09-07更新 | 31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说明
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商王的权力高度集中
C.商王的权力大于神权D.宗法制主导政治统治
2020-09-01更新 | 722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2020-08-26更新 | 4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54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16次组卷 | 216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被周天子任命为东部国家的“伯”。在先秦“伯”与“霸”相通,本义是兄长。如果说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之长。材料反映出
A.周王的权力得到加强B.宗法分封秩序进一步强化
C.礼治的内核依然存在D.周天子的统治彻底瓦解
2020-06-20更新 | 655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
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
2020-05-15更新 | 441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
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
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2020-05-07更新 | 13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周朝的东都洛邑(成周)既成,遂迁曾反对周朝的“殷顽民”于此;同时,封降周的商贵族微子于商朝故都宋地,以代殷商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西周的这些举措
A.扩大西周统治的社会基础B.密切了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
C.意在加强控制殷商旧势力D.消除了商朝后代的反抗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