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从该材料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
A.禅让制未被突破B.禹将天子位传启
C.王位世袭制开始D.禹将王位禅让启
2 . 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弟弟唐叔虞被分封在山西,建立晋国,接受的指令是:必须尊重当地夏人的文化传统和土著戎人的风俗习惯。周公儿子伯禽被分封在鲁国,那是奄人的居地,鲁国就有“社”与“奄社”并存的现象。分封制的推行
A.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削弱了周王室的权威
C.王族成为分封的主体D.使封国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3 . 《史记》载:“(鲁)武公九年春,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虽有大臣劝阻,但“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周宣王此举
A.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B.破坏了宗法政治体系
C.维护了统治集团稳定D.弥补了分封制的缺陷
4 .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王权结合
2020-11-03更新 | 639次组卷 | 78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据记载,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后,大部分诸侯面临着重新建国”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还要“移风易俗”地重建社会秩序。这说明分封制
A.树立了周天子的权威B.加剧了诸侯间的争夺
C.有利周文化的传播D.增强了周王朝的实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10-05更新 | 5634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
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
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0-10-05更新 | 5793次组卷 | 48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2020-08-26更新 | 410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削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7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归纳其共同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受到抨击的历史背景,并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
2020-08-10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