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代青铜器与西周青铜器在功用上变化较大。商代青铜器多为酒器,商代盛行的爵、觚、方彝、角、瓿等酒器,在西周时期基本都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器种:如簠(祭祀盛放饭食的方形器具)、钟(打击乐器)等。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A.西周对政治秩序的重构B.天道鬼神观念逐渐瓦解
C.粮食生产遭到战争破坏D.商周人文意识渐趋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时,各级领主封地的都城大小以国都为标准,都有固定的比例;自天子至卿大夫,其马匹、兵车及兵员数量都要与自身身份相匹配,卿大夫“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诸侯“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天子“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由此可知,当时(     
A.“家天下”局面初步形成B.贵族政治秩序得以强化
C.中央集权政体正式确立D.宗法制向全国各地推广
2023-06-14更新 | 715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还经常与商族处于战争状态。武王伐纣后,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保障了对地方权力的制衡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加强了君主专制
2023-03-07更新 | 1677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认为某制度是“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下列最能体现该制度的是(     
A.邦内甸服,邦外侯服B.嫡庶有别,毋易庶子
C.事无小大,皆决于上D.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康叔被封于殷故地,唐叔被封于夏之故地,周公要求他们分别“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此可知,当时(     
A.诸侯缺乏对王室的向心力B.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务实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全面推广夏商政治制度
2022-08-05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雍正皇帝强调宗族在“立家庙以荐杰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赈贫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赋予地方精英和宗族举办地方公共事业的合法权利。这反映出雍正时期(     
A.宗族组织被纳入官府轨道B.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弱化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并发展
7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其描述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8 . 王国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对应的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分封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郡县制和宗法制
2022-06-24更新 | 1023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9 . 据《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周文王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
A.周初统治者秉持敬天保民B.中国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分封制助推自然资源保护D.周天子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夏、商国王无谥号,其名号皆以天干命名,如夏朝的孔甲、履癸,商朝的盘庚、武丁等。西周国王谥号则变成如文王、武王等美谥,厉王、幽王等恶谥。这一变化反映
A.敬天保民具有历史传统B.舆论评价影响统治行为
C.统治观念出现理性趋势D.王权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2022-05-13更新 | 1094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