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机构,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文臣官员地位提高
C.宰相权力不断削弱D.地方权利不断弱化
2 . 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主要将领和丞相的权力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
2021-10-09更新 | 864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梅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网友在网络论坛上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明代八股制艺,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公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此最恰当的评价
A.他对科举制的评价是正确的
B.他对科举制的评价立足于考试内容
C.材料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材料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出现的时间都是错误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二千石长吏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西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具有一定的
A.公平性B.民主性C.家族性D.强制性
2021-08-06更新 | 666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D.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2021-08-06更新 | 582次组卷 | 4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科举考试中朝廷主持的会试,废除了明朝以来的南北卷制度,代之以分省录取的办法,按照各省应试人数旳多寡,由朝廷核定会试的录取指标。这一做法意在
A.打破南方对科举的垄断B.协调统治集团内部势力分配
C.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D.进一步完善科举录取的程序
8 . 东汉以来,统治腐败政局混乱,察举制在实施过程中充满了弄虚作假、“选举不实”的现象,致使人才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因战乱连绵不断,广大民众流离失所,纷纷避难逃亡,士人的出身、道德才能均“详核无所”这实质上说明
A.察举制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B.社会动荡导致察举制无法实施
C.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有其合理性D.君主专制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9 . 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中央对地方权力分配趋于合理
C.行省官员有名无实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2021-02-02更新 | 533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两汉以后,各封建中央政权往往在地方行政官府以外另设较大的监察区和专职监察官,如西汉十三部州刺史、唐朝前期的十道采访使和观察使、元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肃政廉访使司、明清十三道监察御史等。据此可知,这些设置
A.有力地解决了地方割据势力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C.促使古代政治清明局面形成D.形成了完整的反腐监察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